【緣起性空之見解】
此中大體歸納為三種誤區:
第一、如今很多行者將第一念認識到妄念,第二剎那將心安住在平靜狀態,妄念自地消失,而後一個妄念沒有產生,此中的狀態作為究竟見解。需知,將“心”安住在“平靜狀態”,內心明了,感覺達到“明空不二”、“便智雙運”,其實內心仍然有所執受,而“平靜狀態”為細微的所緣境,故此時的禪定仍屬於有相定範疇。大圓滿無上竅訣法之精華乃四空雙運之見解,若斷絕色法之後再樹立空性,則非究竟。
第二、前一個妄念消失,後一個妄念沒有產生之前,中間的無念狀態有極細微的明了,將此安立為本性。然細緻觀待,若為本性,因何會起現未來的妄念?故此乃第八識阿賴耶識或第五識前五根識,仍處於迷惑狀態。無論中間無念狀態有多長時間,紛繁心念相續不斷原本就是妄念之規律,對於追求解脫者而言,修與不修無有區別。
第三、有者由於高攀和懶惰之故,將剖析調伏妄念和粗直視調伏妄念擱置一旁,覺得妄念生起時認識到妄念, 將心安住在平靜狀態,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即為見解,並將前念消失安立為禪定的功德。殊不知,妄念生滅之規律法爾如是。比如,第一念是嗔心,第二念生起貪心,貪心生起的當下,嗔心已經消失,難道是因為貪心的力量而消盡嗔心嗎?當然不是。故華智仁波切於《三句精要本論注疏.寶藏庫》中曰:“僅知妄念起住,於庸俗誑惑者無異。”故於初學者而言,若修行處於意識轉為道用階段,勿高攀智慧轉為道用的見解。
然此妄念之規律有時亦以方便的形式加以印證。十七部續之一——《金剛薩埵續》中針對二十一種根機有二十一種印證,此乃接引下等根機趨入上等修法之方便印證,非為真實本覺。如同對於第一次到亞青的弟子來說,直接告訴他需要五天時間,可能令其畏難退縮。故以善巧方式告訴他先走兩天,就快到了;再走兩天,已經很接近目標了;再走一天,勝利就在眼前……如是而護持、引導。但對於修行大圓滿的弟子而言,絕不能混淆方便印證與真實見解。
誠然,細直視調伏妄念前面的過程與妄念之規律相似, 也是起現、認識妄念後,妄念自地消失。其區別在於,細直視調伏妄念中,妄念消失,直接趨入緣起性空之見解。
如是於清明無緣禪定中,松坦自然安住,且未遮止一切外境,眼能見一切境相,耳能聞一切聲音,能觀之心與所緣之境自然融為一體,當下悟入空性,此乃出世間禪定,修行之正途。
此外,細直視調伏妄念與妄念之規律還可憑藉二者所呈現的功德來辨別:從凡夫的有念、無念,世間禪定、出世間勝觀,乃至大圓滿究竟果實,都在明了之中樹立。而細直視調伏妄念與妄念之規律明了表面相似,然功德迥異。
前者緣起性空之明了具有消盡一切煩惱之功德,雖然見解尚未圓滿,然信心、慈悲心逐漸增上;而妄念之規律無有調伏煩惱之功德,故信心和慈悲心未能增上。
需知,緣起性空乃無所緣之境界,非為意念造作之見, 證悟如是見解並非易事。倘若以意念造作將眼前看得見、耳旁聽得清安立為四空雙運,絕非禪定中獲得的不被他奪之定解,縱如何修持,亦不得其門而入,反成修法之障礙,故仍需要時間、精進和信心,於自然狀態中趨入禪定為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