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730普扎上師開示整理


為利查看,即日起將會將普扎上師的開示多篇彙整為一電子檔,最終希望將普扎上師的開示整理為完整電子檔,以方便打印、下載。 目前為官方網站中佛法答疑區的禪定精要篇章之第一頁。



       早上有太陽時,是否可以直視太陽而修?        2018-04-05

        何為傳承清淨?    2018-04-05

        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與捨棄今生不淨身體矛盾嗎?        2018-04-05

        克服打坐腿痛必須長期訓練        2018-04-05

        如何進一步提高禪定    2018-04-05

        接受四灌頂時,自心與上師無別中安住的意義是什麼?        2018-03-22

        覺受勿執著如法調自心        2018-03-22

        我們該如何祈禱上師?        2018-03-22

        禪修時身體不適是否可以倚靠坐墊?        2018-03-22

        怎樣判別修行中產生的靈感是智慧還是乾擾?        2018-03-22

        如何抉擇意識為空性還是意根為空性?    2018-03-22

        聞思、修行慈悲喜捨的順序不同        2018-03-22

        修強制往生法是否可以觀上師皈依境        2018-03-22

        祈禱上師是否需要觀皈依境        2018-03-22

        應調伏打坐中的不良習慣    2018-03-04

        觀想皈依境應具信心之基礎        2018-03-04

        觀想越清晰越好    2018-03-04

        念上師祈禱文與心咒時,心很定,而依上師瑜伽導修按部就班修時,心卻很難定下來,該如何取捨?        2018-03-04

        把眼睛專注到牆與眼睛之間的虛空中觀皈依境,對嗎?        2018-03-04

        能觀之心亦為心所        2018-03-04



早上有太陽時,是否可以直視太陽而修?



  弟子問:天氣晴朗的早晨,有太陽時,是否可以直視太陽而修?



  大恩普紮上師答:

  你若是覺得眼睛看見東西太煩惱了,想把眼睛整瞎,眼不見為淨,那當然看太陽是最好的,估計要不了幾天的時間,決定會瞎的。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能看見外面的世界還是挺好的。雖然有時候外面的世界會給你帶來很多很多煩惱,但是只要你不去惹它,它永遠不會惹你。煩惱,還是來自於你去惹它。比如這裡有一杯熱水,它決定不會煩你,但你要是偏把杯裡的熱水倒在自己身上,那就得去醫院了,此時這個杯在我們眼裡就成了禍根。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去招惹外面的環境,而感覺上好像是外在環境在侵犯我們的心相續。

  你的這個問題即使站在頓超的角度中,也不能直視太陽。雖然修頓超時是有一種看太陽的方法,但此法不宜在大眾面前講解。可能很多人會想,在其他導師身邊,無論什麼樣的法,好像沒有什麼秘密,也沒有什麼隱藏,誰都可以得到傳承,但是為什麼在我身邊,當修行沒有達到某種程度時,很多法都是不宣講的?這是因為共道密乘十四條根本誓言可不是針對某些人樹立的,無論是誰,無論高矮胖瘦,即便是導師也必須遵守,這是所有一切密法的三昧耶戒。

  至於其他導師為什麼這麼講解,我們不用去辨別,也無需加以分別,只要把我們這個傳承的要求搞清楚就行了。我們這個傳承,尤其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對傳講密法是非常嚴格的,當你不具備條件時,無論導師主動為你傳講,還是在你的祈請下慈悲為你傳講,都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指責。在上師身邊待過一段時間的弟子都已經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不太可能發生有些傳聞的現象——《大圓勝慧》我聽過了,直斷頓超我也聽過了,但還是不知道該怎麼修行。直斷頓超都已經修過,還不知道該如何修行,我可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更高的法可修,因為我現前所修、所講的最高的法,也就是直斷和頓超。

  為什麼在很多地方能夠輕易得到這樣的傳承?是否是導師有密意,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從我們這個傳承來說,當你不具備條件時還是盡可能不要去翻閱這些書,也不需要用什麼方式誘惑導師為你宣講,這些都沒有什麼必要。因為你若能做得到,相信歷代傳承祖師也不會給我們立什麼三昧耶戒,直接為你傳講即可,但是做不到時,傳講也起不了切實之作用。所以關於頓超的教言是不宜宣講的,在這裡也就不說了。

  若你在修直斷,就更不需要直接看太陽了。將好好的眼睛整瞎有什麼意義呀?高原由於離太陽太近,紫外線太強,所以很多人都有白內障,眼睛不太好,若你直接去看太陽,時間不長,眼睛決定也會出問題。

  幸虧漢地有陰天,對眼睛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這時又何必去糟蹋自己的眼睛呢?眼睛能看見多好,瞎了真不好,所以還是不要看太陽。尤其正在修直斷的弟子,更沒有必要去看太陽。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如同那位在蔣揚欽哲旺波面前問“人與人之間為何長相不同”的人一樣,沒有什麼意義。

  若他所問的是:昂著頭看太陽,覺得天空很廣闊,所以在修的過程當中也感覺到很廣大,是否可以如是修行?

  有這種感覺也不宜直接看太陽,太陽與我們現前的修法沒多大關係。你可以在地處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選擇開闊、沒有什麼阻擋的環境修行,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環境對你靜下心來會創造一定的順緣,但不是決定性的。



  以上是弟子根據大恩根本上師普巴紮西仁波切講法錄音整理。若有錯謬,即在大恩上師及道友們面前發露懺悔!嗡班匝兒薩埵吽!



何為傳承清淨?



  弟子問:亞青寺導師的傳承都是一樣的嗎?



  大恩普紮上師答:

  當然是一樣的,都來自於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的傳承,沒有絲毫之區別!在這上面,不要產生一點點分別心。若有分別心,那是業障沉重的表現,是迷惑,而非智慧。

  弟子問:有些道友在亞青不同導師面前求法,這樣是否能保持傳承清淨?

  大恩普紮上師答:傳承是否清淨,是樹立在自心上的,不僅僅是指形式上得到傳承。

  有些人在亞青寺住了一段時間,匆匆忙忙求了個傳承,就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圓滿傳承和清淨傳承。其實呢,傳承倒是有,但是否能稱之為清淨,那就要看看你的心,看看你得到的見解了。

  我遇到過很多來自亞青寺的弟子,或是某某導師身邊的弟子,說是什麼法都已經求過了,可回到漢地後卻什麼法都不會修,還問“該怎麼辦?”

  他們已經得到了傳承,卻不知道該如何修行,為何會如此?因為沒有如理如法地去造行。

  求學不可太過於急躁,成熟口訣法絕非一兩日即能求成。若只是走馬觀花地求個成熟口訣法,意義真不大的。

  我曾在漢地遇到一位老和尚,居士們介紹他是禪宗臨濟宗的多少多少代傳人。因為我對禪宗非常有興趣,也閱讀過惠能大師等很多禪宗高僧大德們的教言,所以當時就想:作為臨濟宗的繼承人,他應該在禪宗的修行方面有很深的經驗,若能和這樣一位老和尚交流法義,那可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這可不是看幾本書所能比的。

  於是我就親自到老和尚的房間裡,與他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我感到這位老和尚好像什麼都不懂,但又想:不可能吧,他可是臨濟宗的傳人呀。

  帶著疑惑,我就問老和尚的師父是誰?跟隨在師父身邊有多長時間?求過什麼法?是否印證過見解?是否還有其他弟子也在師父面前學習?

  老和尚回答說,師父是當地一個小寺院的和尚。他在師父身邊的時間前後加起來雖然很長,但並非一直跟隨在師父身邊,因為他是今年才出的家,以前一直是個居士。他也沒有在師父面前求過什麼法,師父也未給他印證過什麼見解,而且師父也沒有其他弟子。

  我問:“那你是怎麼變成臨濟宗的傳人的?”

  老和尚回答說,那時師父年紀大了,待在小寺院裡,腿腳不方便,又沒人伺候。他平常下地幹活的時候,就到小寺院裡給師父做點飯,一直如此。師父圓寂前對他說:“這麼多年來,你一有空就過來幫我、侍候我,對我的恩德太大了。我今天把衣缽傳授給你,你就是臨濟宗多少代的傳人。”

  原來這個傳人是這樣來的!難怪他什麼都不懂!!

  我並不是在說誰不好,而是說:繼承一個清淨傳承,並非是某人把衣缽傳給你,你就能稱之為傳人,沒有那麼簡單!

  在古代,要想得到衣缽可能不容易,但如今太簡單了,武侯祠的店鋪裡,便宜的幾十塊錢就能買到。

  所以得到衣缽並不代表清淨傳承;僅僅在某位導師面前求過法,也不叫做清淨傳承。真正的清淨傳承,是能將導師所講解的全部法要,一一圓滿通達,並如實證得。

  而執守一個清淨傳承,不僅僅需要導師傳講很多,還需要弟子能完全懂得導師所講解的法,並且通過實修悟到這個見解。就是說,我把清淨傳承賜予給你們,至於是否能保持,完全取決於你們自己,導師只能起到一個“緣”的作用。要記住這一點!

  我們平常為何要花那麼長的時間,下那麼大的功夫,既要從理論上講解,又要從實修上引導,還要求你們自己獨自長期修行,為什麼要這樣?!就是為了護持最清淨的傳承。



  以上是弟子根據大恩根本上師普巴紮西仁波切講法錄音整理。若有錯謬,即在大恩上師及道友們面前髮露懺悔!嗡班匝兒薩埵吽!



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與捨棄今生不淨身體矛盾嗎?



  弟子問:前面您講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後面又講要捨棄今生不淨的身體,我自己感覺很矛盾,請上師開示。



  大恩普紮上師答:

  你的問題並不是“人身難得”與“壽命無常”矛盾,而是後面聽到要捨棄這個不淨的身體而矛盾。

  一、捨棄的是執著而非身體本身

  首先,捨棄身體不是讓你把它扔到垃圾桶裡,我們當然捨不得把自己的身體扔掉。扔了,那我們怎麼生活呢?怎麼生存呢?我們要捨棄的是對自己身體的執著,就是由於這個執著——我執太強而導致一系列痛苦。

  憑藉什麼斷除我執?剛入門修學時,先觀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知道為什麼要捨棄不淨身體,以此來斷除對它的一系列執著。要知道:執著是漂泊輪迴之根源!平常導致我們產生煩惱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對它的過分執著,所以,所謂的捨棄不淨之身體,不是說你不要這個身體了,而是說要捨棄對自己的執著。

  二、執著是痛苦的根源

  平常無論是身體還是外在山河大地,你總覺得它們會惹惱自己,實際上不是它們惹了你,而是你的執著惹了它們,還倒打一耙,感覺是它們在惹自己。這一切都是執著在作怪。

  比如,你把這杯熱水倒在自己身上,你的皮膚可能會燙起很多泡,甚至感覺劇痛。表面上看一切都是這杯熱水造成的,但要不是你的執著——你不去想它、不去碰它,它一直都擺在這個桌子上,怎麼會倒到你的身上呢?還是你先去惹它的。這件事情的好與不好都是你去分別的,它本身沒有什麼好與不好。因此,一切事物顯現不好的時候,你的情緒開始飄動,顯現好的時候,你的情緒也在飄動,這一切根本上都來自於你的執著。

  三、一切修法都是為了斷除執著

  我們現前修學所有法的目的都是為了斷除執著,所以我也告誡每一個修行者,你這段時間的修行如果是共同四厭離法,或者是不共同內五加行,或者是修行其他的一些善行,一系列都是為了對治執著。要知道自己修得如何,就看看你的執著是否減輕。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身心感覺到越來越輕鬆,越來越快樂,那就充分說明你的執著在逐漸減少。

  當然,我們要減少執著,也並不是強迫性的,因為這個執著不是你說它不好它就不好,你就可以輕易放棄了。這個執著根深蒂固,因此還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好。尤其在修稍微高一點的法的時候,像《勝乘獅吼妙音》中的尋覓心之過患,要多去閱讀《勝乘獅吼妙音》這部教言,也可以在這方面多做一些觀照。而剛開始入門的修行者,應該從四厭離法的角度多去瞭解這個人身,越來越看透這個人身,那你平常非常較勁的一些事情也會慢慢變得沒有那麼重要,甚至你的心會變得越來越柔軟,這就是我們這一系列修學的目的。

  很多弟子說,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自己對很多事情看得更透徹,以前對一個小小的事情都非常愛計較,但現在越來越不計較了,自己的煩惱減輕很多,好像時時感覺到身上捆著的繩結在一個一個解開,身上壓著的包袱在一個一個卸掉。是的,因為你越來越懂得“人身難得、壽命無常、捨棄今生”這些道理,而讀懂以後的感覺和沒有讀懂以前的感覺,完全是兩個心相續,也可以說是兩個心所、兩個概念。

  四、上下乘派斷除執著的差異

  斷除我執的方式有很多種,也就是說捨棄這個不淨身體的方法有很多種。像下乘派——小乘教法中稱之為斷除:知道它是不淨的,對它不產生一絲毫之執著,這種捨棄就是要完全斷除;而在上乘派中講解五蘊是五佛之本體,在沒有執著的前提之下,已經認清這個身體即為佛的壇城,如果詆毀它會觸犯密乘第八條根本誓言。這些差異主要來自於見解的不同。雖然兩者都達到完全沒有執著的地步,但下乘僅僅是沒有執著而已,上乘在沒有執著中已經呈現壇城,所以這是上乘派的功德。

  我們通常可能會覺得,在講解明空不二時,下乘派主要講解空,而講解明的時候,又單純講解明,兩者之間好像是兩個心所一般。要記住,上乘派的見解是在具有下乘派見解的前提之下而樹立的,那麼它當然比下乘派更高:明空不二若要是變成兩種心所,那一定是平等的,哪怕是說有和無,也都是一個心的概念,沒什麼區別。所以上下乘的見地有很大的差別,導致下乘派僅僅是斷除,上乘派是一種運用。兩派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捨棄身體”有很多不同的認識,我們先這樣解釋吧。



  以上是弟子根據大恩根本上師普巴紮西仁波切講法錄音整理。若有錯謬,即在大恩上師及道友們面前發露懺悔!嗡班匝兒薩埵吽!



克服打坐腿痛必須長期訓練



  弟子問:我由於年輕時走路太多,導致經常腿痛,現在以七支坐法打坐,大約二十分鐘腿就開始痛,痛得坐立不安,請問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大恩普紮上師答:

  這個問題應該問醫生,如果讓我從醫生的角度回答:一方面你有以前的病根,導致不能這樣坐太久,甚至疼痛感很強;另一方面主要還是來自於坐姿的不習慣。因為漢族人一般不會盤腿坐在地上,都是坐在沙發上、板凳上,已經形成一輩子的習慣。

  但現前進入佛門修行,要盤腿直接坐在地上,當然不適應。哪怕你以前沒有走過很多的路,也沒有什麼病根,也會感覺腿很痛很痛的,就是不習慣。怎樣才能打坐不腿痛?如果是病的原因就得治病;如果是習慣的原因,就要多訓練。

  由於何時何地都要講究禮節,所以家裡如果來客人,讓他們坐在沙發上,你坐在地上,可能不太禮貌,這時該怎麼坐就怎麼坐。但是沒外人時,你日常坐著就盡可能盤腿坐在地上,哪怕不修行時也形成一個習慣。天天這樣坐會漸漸打通你的經絡,腿部的韌帶也會越來越柔軟,慢慢就不會感覺很痛了。

  我怎麼知道的呢?因為我盤腿坐在地上,坐二十四個小時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如果讓我坐在沙發上、板凳上,腳掛著坐一、兩個小時,天哪,可難受得不得了!尤其在漢地,如果讓我坐在板凳上講課,前半個小時還可以堅持,後來就開始腳痛、屁股痛,光想著痛,講著講著就把要講的話都忘了!所以我能體會到你們的痛苦:在修行時一直感覺到腿不舒服,怎麼也靜不下心來,這就是一個習慣問題,習慣問題!

  比如,雪域高地的人從小就習慣盤腿坐在地上,除非這個人有非常嚴重的風濕,否則盤坐無論多長時間,沒有一個人喊腿痛。日本人習慣跪坐在榻榻米上,跪坐很長時間也不會腿痛,但如果讓我們這樣跪著,估計很快就受不了了。這都是不習慣的原因。

  所以,要讓自己養成一個好的修行習慣,必須長期練習。理論上可能是一句話,但實踐上,可能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真功夫。



  以上是弟子根據大恩根本上師普巴紮西仁波切講法錄音整理。若有錯謬,即在大恩上師及道友們面前發露懺悔!嗡班匝兒薩埵吽!



如何進一步提高禪定



  弟子問:頂禮上師!如何才能進一步提高禪定?



  大恩普紮上師答:

  這要看你當下的禪定水準處於何種層次之上。

  前幾日,我聽到一些師父說在修禪宗。禪宗的修行方式主要是參話頭,但無論是“念佛是誰”,還是日常觀察心之來、住、去等,都是一種調伏的方便。從調伏方法上來說,禪宗法門還是有些單調,僅僅只以一種方式去調伏。

  但是情緒的飄動是沒有一個準確性的,有時候重,有時候輕,有時候完全沒有。故而,修行者必須懂得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用什麼樣的方便法去對治煩惱。

  一切乘法都有修學禪定的方式方法。如何提高禪定,就看你所修學的法門是如何要求的。比如,你現在修學的是有相定,那這個有相定,又是按照哪一種傳承在修?這些都要根據所修之傳承、所修之法門來抉擇。只要如理如法地按照自宗教授的方式方法去做,禪定功德自然會增長。

接受四灌頂時,自心與上師無別中安住的意義是什麼?



  弟子問:上師,修上師瑜伽接受四灌頂時,自心與上師無別中安住的意義是什麼?



  大恩普紮上師答:

  一、初步階段淨觀自心和上師無別,是為消盡煩惱、圓滿功德、證得解脫創造一個緣起。

  從總體佛法角度而言,無論是什麼樣的方便,都是為了消盡煩惱增長智慧。上師在我們心中是最圓滿的境界,但是我們的內心卻有很多煩惱,因此在生起次第修法中,觀上師為智慧尊,自己為誓言者,觀想上師融入自己,意味著為消盡煩惱、圓滿功德、獲得解脫創造一個緣起。

  上師分為外相、內相與密相三種上師。能聽得見、看得見的上師稱為外相上師,內相上師指的是自己的內心,密相上師即是自性。上師融入自己,使自己的內心得以清淨,這是一種淨觀,也是一個緣起法。但是在實際修持過程中,若是僅僅去思維上師融入自己,自心和上師無別,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應該從這樣的初步階段開始,然後根據導師的教言如理如法去修持,逐漸成辦自心與上師無二的了義見解。雖然現前可能做不到,但如是行持的目的就是為了最終能趨向這個狀態,所以我們要時時調伏自己的內心。

  二、若能端正自己的心態,既是在創造幸福,也是在修學自心與上師無別。

  在座下的時候,尤其是在面對現實生活中要端正自己的心態,這是快樂的源泉,也是調心的一種方便,同時也是在修學自心與上師無別。因為這樣行持能令煩惱逐漸消盡,從而獲得更多的快樂。

  比如,在面對生活中的諸多對境時,因為自我感太強的緣故,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或者要求他人,若是他人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內心就很不高興,所以令自他生起諸多煩惱等等。

  因此作為一個修行者,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要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自我特權意識產生時,要認知這是業力沉重的一種表現,知其錯謬以後,就應該盡可能去改變自己的內心。那麼無論是面對家人還是朋友,都會創造很好的和諧,所以端正心態非常重要。

  現前網上也有很多類似的說法,比如人在小時候,覺得什麼是幸福,年齡逐漸增長以後,又覺得什麼是幸福,但是最終的幸福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態,這樣,幸福並不在遙遠的地方就在自己身邊。我想這句話不僅適合世間,也適合佛教。因為端正自己的心態就是在創造幸福,也是在修行。

  若能把這句話納入到生活的一切對境中,我想這是非常偉大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對於家庭來說,如是行持就能成辦和諧家庭,對於做事業的人來說,由於福報增上,因此做任何事情,也將是一個非常有成就的人。

  我也時時在告誡弟子,當在說自己內心煩惱沉重的時候,其實就要提醒自己端正心態。因為所謂的煩惱,可能就是由於自我感太強所致,當你時時要求他人要做到什麼標準時,不妨反問一下自己,你是否也要求過自己應該做到什麼標準?

  修行者與世間人不同的區分就在此上。世間人永久拿著一雙眼睛去看待他人,要求他人怎樣;而修行者則是時時帶著一面鏡子觀照自心,發現自己的過失而調伏自心。若時時都能這樣端正心態,調伏內心,家庭和事業永久是幸福、快樂、成功的。為什麼說我們的生活無法離開佛法,就是因為佛法告訴了我們獲得幸福快樂最究竟的方法。

  修法的目的就是在了知、認識自心與上師、本尊、眾生無別的基礎上來達到覺受,最終證悟上師自性本具有的功德——遍知、大悲、救度眾生之力。因此我們先從不了義的狀態來逐漸達到了義,了義的境界本來就是佛菩薩本具有的密意,那麼這些都是修行自心與上師無二所經歷的過程。



覺受勿執著如法調自心



  弟子問:有時聽聞及思考教言時,心裡真正覺得一切事物都如此虛幻,好像牆壁、地板等都可以穿透一樣,心中對一切事物的執著也減輕了,內心很輕鬆愉快,但這種狀態一會兒就消失了。請問上師如何護持這種狀態?



  大恩普紮上師答:

  這種狀態稱之為無念狀態。在無念狀態中有些人可能感覺很強烈,有些人可能感覺不是很強烈。如同這位居士所述,感覺很強烈的時候身體彷彿可以通徹,牆壁、地板,亦覺得一切都是那麼虛幻般。這即是樂、明、無念三種覺受狀態中的無念覺受。

  上師喇嘛仁波切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狀態。有位修行者,他平常非常嚴謹,言行完全符合小乘別解脫戒的要求。有一天,他打坐的時候,突然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覺得自己可以飛起來,因此跑到石頭上跳來跳去,看看自己能不能飛起來,但是怎麼跳也飛不起來。這就是一種無念覺受,僅僅只是一種可以飛起來的感覺而已。

  要記住,覺受仍舊含有思維的成分,思維本身超越不了因果,當然就是一種業障,所以人是飛不起來的。但是當你的見解圓滿時,就能做到意想不到的事情。若你的見地還未達到圓滿,仍處在因果的規律中,就只能按照因果的法規去做。

  往昔昌根阿瑞仁波切有個名為阿嘎尼瑪的侍者。據說他在修行期間,也出現過類似的覺受,就是覺得一切都很虛幻。因此有時候在導師沒看見的時候,他就會使勁壓一下石頭,看看能不能把石頭壓扁。石頭本身很硬,我們平常決定壓不扁石頭。他那時就感覺自己應該可以壓扁石頭,於是經常拿個石頭壓壓看,可是石頭還是那麼堅硬,他無論如何也壓不扁。

  有時候感覺自己什麼都能做得到,但實際上卻又做不到,這就是覺受狀態。切記,不要去護持這種狀態。平常有這種覺受的時候,要順其自然,不要去耽著這些覺受。因為覺受只是一個過程,起現覺受是見解增長的一個標誌,但若是執著覺受,就會成為墮入三界之因,反而成為過失。所以我們把覺受當作一個很自然的顯現即可。因為覺受時間不會很長,幾秒種、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之後,它就消失了。

  以前我在漢地的時候,見到一位居士,他說在寺院打禪七時,第三天,突然進入一種很快樂的狀態。當時所感受到的快樂,已經完全超出世間的一切樂感,所以他覺得自己的修法狀態非常舒適。可是當他行香回到禪墊上後,卻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感覺。這就是三種覺受中的樂覺受。

  要知道,在所知障沒有消盡之前,這些覺受都有可能出現,但是所知障消盡之後,這種感覺就不存在了,所以它只是一個過程。我們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可不能去執著覺受,執著會形成墮入三界之因。因此還是按照正常方式去調伏自己的內心吧。



我們該如何祈禱上師?



  弟子問:上師,我們該如何祈禱上師?



  大恩普紮上師答:

  首先我們要瞭解上師的功德,尤其要細緻閱讀《普賢上師言教》、《前行備忘錄》、《聖者言教》當中的上師瑜伽部分,其中細緻講解了上師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所以上師即為佛。比如上師身、語、意、功德、事業與諸佛菩薩的身口意三門、功德和事業相同等,從五個不同的角度講解了“上師即為佛”。這可不是我們非要把炭說成是金、把驢說成是馬,而是上師本來就是佛。所以我們應該多去閱讀這些教言,真正認識到導師就是真正的佛。

  至於如何祈禱上師,從外相的角度講解,有身祈禱——五體投地的頂禮;語祈禱——念誦祈禱文;心祈禱——對上師生起堅定之信心,把身心託付給導師。內相祈禱則指自心與上師無二,這是外相祈禱的最終結果。我們應如是理解和祈禱上師。



禪修時身體不適是否可以倚靠坐墊?



  弟子問:上師,我年紀大了,打坐時腰很容易酸痛,是否可以在背後靠一個墊子?還是說必須要將背挺直。



  大恩普紮上師答:

  這需要根據自身的狀況來定奪。如果腰真的不太好,可以在背後靠一個墊子。但如果身體很好,那麼打坐期間應盡可能挺直身體,不要倚靠。

  修行講解三不動搖,即身不動搖穩如大山、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意識不動搖淨如虛空。

  我們通常都希望自己的神通、神變功德,能在短時間內增上,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見解好像有所進展,功德卻沒有赤裸。以前曾與喇嘛仁波切探討過這種現象的原因,當時上師說:“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修行經驗上來看,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和身不動搖穩如大山,對赤裸神通、神變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這就告誡所有修行者,平常修行期間,應盡可能將身體坐直。如果身體實在不好,那也可以在背後放一個靠墊,甚至坐在沙發上打坐都行。但是身體能行的時候,盡可能別放這些東西!

  弟子問:其外還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方能確保今生成辦解脫?

  大恩普紮上師答:各個傳承有各個傳承的見解、修行、行為和果實,所以盡量按照所修之傳承的要求去做吧!



怎樣判別修行中產生的靈感是智慧還是乾擾?



  弟子問:我在座上內心趨入平靜的時候,自己感覺會對教義教理或世間事物有很多了知和靈感,請問上師,這是佛理還是乾擾,該不該捨棄?



  大恩普紮上師答:

  這個問題要分幾種情況講解。

  一、禪定當中胡思亂想,實質上就是在打妄想

  我聽過一個笑話,幾個人去拜見一位大德,侍者先問:“你們在修什麼法?”他們回答:“我們在修無上竅訣法,在修禪定。”這位侍者很幽默:“哦!修禪定好,修禪定好,可以記起往昔早就忘失的一些東西。”什麼意思呢?這是說在禪定中胡思亂想,實質上就是在打妄想,能把早已經忘失的記憶找回來。

  很多人都說:只要一打坐靜下來,腦中就湧出許多雜七雜八、甚至很無聊的念頭,連自己都煩得不得了。曾有一位東北居士問我:“為什麼一打坐,我心中有意無意地、各種各樣的雜念都湧出來?最糟糕的是沒完沒了地反復想,比如打坐期間想著水電費交了還是沒交?交多了還是交少了?這個月交多少,上個月交多少……一旦意識到自己在想一些無聊的事情時又感到很羞愧,如果這時強行把妄念壓制下去,反而湧出來更多,煩得不得了,都快要瘋啦!該怎麼辦哪?”

  這些都是不會打坐所致,所以打坐之前必須要懂得怎麼打坐。現前無論是修顯宗還是修密宗的,很多人都認為打坐的唯一目的就是止息一切妄念,令心靜下來。但是無始以來,我們的煩惱習氣非常沉重,要讓這麼煩躁的心靜下來,不是自己做得了主的,即便你多想讓心靜下來,但是另一股力量還會拉著它去漂泊,完全不會順著你的意願安住。

  二、修行的方式方法要到位,強行壓制昏沉掉舉,會導致走火入魔

  修行者如果不懂打坐的方式方法,昏沉掉舉天天都會侵犯他的心相續,若僅憑強行壓制昏沉和掉舉,那麼這個人修行的最終結果決定是走火入魔。原因何在呢?因為他壓根就不懂怎麼修!很多人說修行會走火入魔,其實正確的修行不會走火入魔,但是修行一旦進入偏道,走火入魔也是很自然的。

  曾經有一個人問我:“據說亞青寺以實修為主,禪定方面你們應該瞭解一些吧?”我說:“瞭解太多可能是打妄語,應該稍稍知道些。”然後他問:“我現前一座可以安住兩個小時左右,您說這個禪定怎麼樣?”當我瞭解了他的禪定狀態後,就問他:“你修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如果是由於世間煩惱太重,想靠這樣的修行方式強行壓制一切妄想,在無分別狀態當中安住,那你可以安住兩個小時應該算成功了;如果你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那你這種禪定和解脫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可見很多人疑惑自己到底修得對不對、好不好,原因就是不懂修行的方式方法,說白了,就是無知。

  因此我們一再強調:作為一個修行者,無論修哪個傳承,首先要知道這個法該怎麼修——先依止一位具德上師,在這位導師面前細緻聽聞一切傳承竅訣,然後如理如法去修行,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一說修行,就是止息一切妄念,安住在無分別狀態中,能做到,就說自己修得不錯;做不到,就認為自己的修行很糟糕。其實即便能做到,這樣的修行也是絕不可能成辦解脫的!

  由於我平常如是傳講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這個傳承的緣故,你們已經掌握修行的方式方法和一系列竅門,作為修道上的初行者,說完全沒有問題也不現實,但是應該不會對自己的修行有過多的疑問了。

  總之,妄想過多,昏沉過重,這些問題都來自於修行的方式方法沒做到位元,沒做對。當然不是說你都做對了就沒有昏沉和掉舉,而是說世間般的昏沉、掉舉已經不存在了,因為憑藉剖析調伏妄念可以清淨一切。所以我一再強調,修行的方式方法要到位,需要背誦的必須要背誦,目的就是為了在修行期間,可以做到最如法。

  三、憑藉修行增長智慧,排除乾擾

  剛才你說“在禪定的過程中,對一些法義和世間事物有很多了知和靈感”,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許是一種佛理,但也可能是一種幹擾。怎樣判別是不是乾擾呢?就看心是否隨著這個妄想在飄。如前所說,當出現一種所謂靈感的念頭,若隨著它繼續往下想,那決定是一門幹擾;若一瞬間對很多事情都通達,則是一門智慧,這是特定的。

  舉幾個例子。喇嘛仁波切曾經說,他一生中學理論的時間沒超過九個月,可以說幾乎沒系統學過什麼理論,但是後來成為雪域高地屈指可數的大善知識,無論多大的堪布,都要到上師身邊去問一些無法解惑的問題。

  無垢光尊者的弟子仁增·晉美林巴說:“我一輩子都沒有學過一頁教理。”最終他卻成為雪域高地非常著名的大善知識,也是靠修行增加智慧,自然通達了很多很多教理。這很正常,也是他自己的功德。

  還有,以前華智仁波切去新都橋,當地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黃教大格西,雖然他年齡太大不能外出參學,但一直自認為在當時的佛教界中,決沒有比他智慧更高的人!他倆無意中遇到並稍稍探討佛法,聽到華智仁波切的講解那麼深刻、尖銳,這位老堪布只辯論了幾句,就感到自己與他完全不在一個等級,而當時華智仁波切還不到四十歲。老堪布黯然:“論學習,我從七歲開始,近七十年的時間在學習理論;論根機,我七歲時,講課的大堪布就讚歎我的根機非常高。為何今天遇到這個年輕和尚,我竟連幾句話都對不上?他的智慧來自於何處?”老堪布虔誠求教,華智仁波切回答:“我的智慧只有到山洞裡才能找得到,光在書本上學習是永遠學不到的。”也就是說,智慧是修出來的!

  我相信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也會有這樣的體驗。說我們對佛法瞭解非常圓滿,甚至通達一切,可能是誇大其詞,但是相對而言,我們的智慧也在逐漸增長,這是特定的。初次學習佛法時,書本上的理論我們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懂;初次聽上師講解,有時聽懂一點、有時一點聽不懂,都不知道到底在說什麼……但是完全遵照上師的竅訣如理如法修行幾十天、幾個月後,再次翻閱那些書本,好像很多法義都自然懂了;或者聽導師宣講教言時,許多道理很容易明白;或者在修行過程中感到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是往昔沒法相比的,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憑藉修行在增長智慧,修所生慧的妙力在增長,這些當然是佛理,是好事。

  所以,你說在很多方面具有了知和靈感,這當然不能說是一種過失。但是每當在修行期間只要一有感覺,就隨著這個感覺而飄動的話,這決定是一種幹擾。《自現續》中說:“不要去改造,不要去改造,不要去改造!改造改造,會把自己清淨的心攪亂。”因為乾擾會使本具有的清淨心沒法赤裸,對自己的清淨心過於改造會導致更不好的顯現,所以應該在無改無造當中去創造赤裸心性的條件。比如地上一個小小的水潭,水不夠清澈,照不清你的臉面,為了更加清晰,你拿一個木棍去攪動,水反而更混濁,連一點影像都看不見了,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決不能再去幹擾清淨心。要記住這一點!

  總之,在修清淨心的過程當中,盡可能按照清淨心的規則去做,決不能順著所謂靈感而繼續飄動,這對實修本身來說是一種幹擾,絕不是什麼好事。



如何抉擇意識為空性還是意根為空性?



  弟子問:請上師開示,如何抉擇意識為空性還是意根為空性?



  大恩普紮上師答:

  這個問題還是講解意識怎麼轉變為空性。

  先從共同的角度說,我們凡所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是在往空性的方面發展,因為空性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講解心的本性,也就是我們追求的真正目標— —解脫。

  那麼再往高深一點修學,可以從理論上去推理、觀察意識、一切萬法的本體都是空性,甚至依靠實修禪定來達到空性。

  但這不是僅僅靠講就能悟出來的,大體意思就是這樣吧。



聞思、修行慈悲喜捨的順序不同



  弟子問: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時要先修舍心,但觀想時,舍心講的平等心比較難以生起感受,請問上師如何才能開啟對眾生平等的感覺?



  大恩普紮上師答:

  我們平常從理論上講解、聞思四無量心的時候,必須先從慈心開始,慈悲喜,最後才是捨心;而在實修的過程中,則要先從舍心開始做起。

  如你所說,修行初期要對一切眾生都生起平等之心很困難。比方說在一個缺水的地方,你現在有一杯水,這杯水你會先給誰?是給自己的親人還是陌生人?我想你很可能是給自己的親人而不是陌生人。雖然我們一直口說無始以來所有眾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他們跟現世的父母一樣都是平等的,但為何對他們生不起這樣的平等心呢?因為我們是初學者,所以要先從慈悲喜心開始學起。

  前期學習時先從自己的父母開始,從我們出生直至養育過程中,一一觀想他們的辛勞和對我們的恩德,然後逐步擴大到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再從自己所認識的人,逐漸擴及到三界六趣一切眾生。如是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他們對我們的恩德與現世父母一模一樣!要這麼去學。

  但在修的過程中,前面要是沒有捨心,沒有平等心,那麼你所修的慈悲喜就不是無量,而是梵住。無量是平等的意思,所以舍無量心必須在前面,這樣後三者才能變成無量。因此,初期學的過程中和後期修的過程中,應該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去做:學的時候,先從慈悲喜開始,逐漸開始擴大到三界六趣一切眾生,然後再學舍;而修的時候,先從舍開始,再擴及到慈悲喜。但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得到的,需要長時間去觀修。

  當然,僅憑我這幾句話,就讓你完全解開疑問並且圓滿通達,也不現實。你們這段時間正在學習前行方面的教言,我覺得非常契合,具體修學方式,要逐步按照前行教言去做,因為今天單講解一個“慈”也講不完,只能大概解釋一下。

  總之,我們學的時候,要先從慈悲喜開始,逐步進入舍心;而修的時候,要先從舍開始做起,否則慈悲喜就沒法做到無量。



修強制往生法是否可以觀上師皈依境



  弟子問:上師即阿彌陀佛,所以,在修強制往生法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直接觀上師的皈依境呢?



  大恩普紮上師答:

  可是可以。我們前兩天講過,上師即為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的總集,上師就是阿彌陀佛,上師就是蓮花生大師。但是現前我們對上師的信心真的能和阿彌陀佛達成一如嗎?這個還是得多聽聽你自己的心聲。因為我們很可能會僅僅站在一個感性的角度,覺得這位導師和我很親近,導師很好,憑藉這個衝動,就把阿彌陀佛直接觀想成上師,這還是有很多很多不圓滿的地方。

  我們曾經講過,在修上師瑜伽、本尊或者是強制往生法等等的過程中,能否直接觀上師的形象,完全取決於你對上師的信心是否與你對佛菩薩的信心達成一如。心情平和的時候,我相信每一個人對上師都懷有與佛菩薩無二的信心,但是當情緒飄動的時候,你對導師真的能生起與佛菩薩無二的信心嗎?這恐怕是很難很難的。

  如果此時強行把阿彌陀佛的形象觀成上師,由於你帶著一個不清淨的心態,觀一個不清淨的對境,得到的加持也不會圓滿,所以何必呢?無論我們修的是何種法門,觀的是上師、本尊還是諸佛菩薩,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消盡煩惱、成辦解脫,而不是為了給誰看,讓誰都知道自己的信心非常非常強大。所以,做什麼事情還是要實實在在的。如果我們信心清淨,當然可以直接觀上師,但是能不能行,還是得多問問自己。

  僅從我的角度而言,在修強制往生法的時候,還是觀阿彌陀佛的形像比較好。這樣你的信心要更純淨,可以說沒有一絲毫之瑕疵,決定是這樣。因為我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決定沒有一點點汙點,是最純淨最圓滿的。那麼此時,把阿彌陀佛的本體觀想成自己的上師來做祈禱,得到的加持也是最圓滿的。

  若要是帶著有時候很清淨、有時候不太清淨的思想去觀上師,即便上師具備與阿彌陀佛無二的加持力,但由於個人信心的瑕疵,也可以說是你的心門還沒有完全敞開的緣故,此時你所得到的加持,就會變成有限制性的加持。所以說,在觀的過程當中還是觀阿彌陀佛比較好。

  喇嘛仁波切還沒有示現涅槃之時,我就有這種感覺。每當我在夢裡認識到夢,並將一切夢境轉變到佛菩薩剎土的時候,即便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主尊裝飾為阿彌陀佛,但是面相仍是上師。甚至轉變到其它剎土當中,雖然顯現為主尊的裝飾,但是形象仍是喇嘛仁波切……每次到一些清淨剎土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奇特的事。有一次我跟上師說了這件事,上師說:“這不是奇特的事,原本就應該是這樣的。上師即為佛,這並不光是口裡說著就完事,而是真正地、從內心深處認定上師就是佛。當信心達到圓滿的時候,就能呈現這樣的相。”

  但是,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有過幾次這樣的信心?我們一再強調,在沒有達到這個地步之時,我們要將上師的形象轉變成佛菩薩的形象,原因就在於你對上師的信心還沒有真正達到與佛菩薩相同的地步,上師必然是以各式各樣的人的形象呈現在你面前,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那樣。我們的信心也必然會順著這個人的形象而飄動,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在很多歷代高僧大德給弟子們講解的公案中,就能得知對上師信心清淨是何等重要。比如我們平常說過的喇嘛龍多和堪布昂瓊關於“拉尾巴”的公案:喇嘛龍多晚年腿腳不便,每次蹲下後都起身困難,此時就會叫弟子堪布昂瓊幫忙,拉一下自己衣服後面的一條帶子,並習慣性地戲謔為“幫我拉拉尾巴”。後來有一次喇嘛龍多方便,蹲下以後,堪布昂瓊就問上師:“上師,要不要幫忙拉尾巴?”喇嘛龍多起來後對堪布昂瓊語重心長地說:“上師即為佛。作為弟子,對上師要極其恭敬,即便是'拉尾巴'這樣不恭敬的說法,對於弟子的信心也是汙點和過失。以前是我這樣說,你習慣了,不怪你,以後不能再這麼說了。”由此可見,我們的傳承祖師們觀待信心是多麼細緻!那我們就要仔細想想,細緻地分辨一下我們的信心,可能還是存在很多很多不清淨的地方,這是特定的。所以,我們還是觀最清淨的阿彌陀佛,如是修學會更好一些。

  弟子問:阿彌陀佛有漢傳佛教的阿彌陀佛和藏傳佛教的阿彌陀佛,兩者在形象和姿勢上還是有所差異。那弟子所觀的阿彌陀佛應該以什麼為準則呢?

  大恩普紮上師答:都可以。藏式的阿彌陀佛,漢式的阿彌陀佛,都是阿彌陀佛,一模一樣。無論是站著的,還是坐著的,都無二無別。在你的觀想當中,哪一種觀得最熟練、最清晰,你就觀哪一種。這完全可以。



祈禱上師是否需要觀皈依境



  弟子問:祈禱上師時,需要觀出上師皈依境嗎?如何以信心祈禱上師?



  大恩普紮上師答:

  祈禱上師的時候,最好觀出上師的皈依境!

  上師分兩種,即所詮形象之上師和能詮勝義之上師。與其相應,祈禱亦分兩種,即用言語祈禱上師而賜予加持和境心一如祈禱上師而賜予加持。前者必須要依所緣對境來做祈禱,也就是說,你祈禱誰來賜予加持?必須要有一個對境。後者已經沒有對境,因為已經達到境心一如,如在上師《速得成就上師瑜伽》儀軌的皈依偈中所言:“本來自顯之上師,遠離破立作皈依。 ”境心無二當中的祈禱,不在於口裡念誦什麼祈禱文,也不需要身做什麼姿勢,境心分不開的狀態當中,就是最殊勝的祈禱。

  所以,具體如何祈禱,要根據自己的見地來樹立。但是,只要是前者,就必須要有一個所緣的對境!



應調伏打坐中的不良習慣



  弟子問:上師,我打坐時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前後搖晃,這是什麼原因?該如何處理?



  大恩普紮上師答:

  這完全是一種習慣。很多人會把自己的習慣當作是件好事,認為是諸佛菩薩的授記等等。

  曾經有位自稱念了十年佛的居士說,有一日,他在要睡不睡的時候,口裡突然念誦起“嗡啊吽!班匝兒格熱班瑪思德吽!”那天他才知道,哦!這是蓮花生大師在告訴他,念誦蓮花生大師心咒的功德,遠遠超勝念誦阿彌陀佛。哪有這種說法啊!要是真正的授記,應該是在很清明的狀態當中進行。迷迷糊糊當中,怎麼能叫做授記呢?諸佛菩薩也太糟糕了吧?!怎麼會在人神誌不清的時候給他授記呢?所以這不是什麼授記,什麼都不是!

  很多時候,你們以為的授記,其實都是一種習慣。比如,有些人一開始打坐,就不停地動,或者不停地吐口水,或者不停地眨眼睛、打哈欠等等,什麼樣的事情都有。這些都只是一種習慣。怎麼去改變呢?那就要知道不足的地方,知道不應該這樣去做。但習慣可能不是立刻就能改掉的,尤其是在習慣非常敏感的時候,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正過來。所以需要慢慢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慢慢慢慢把它改正過來。

  總之,打坐時不要養成一種壞習慣!當有一種感覺,比如類似這種前後搖來搖去的顯現時,應該及時調伏,不能讓它蔓延下去成為一種習慣。



觀想皈依境應具信心之基礎



  弟子問:頂禮上師!在修上師瑜伽的時候,念誦完蓮師心咒後,把心專注在上師皈依境上,要觀想上師具遍知、大悲和救度眾生之力,這時如何做到觀想得力?祈請上師開示。



  大恩普紮上師答:

  之前也有人問過類似的問題,上師具有遍知、大悲、救度眾生之力量,指的是什麼?實際上,這樣觀修的要義就是要生起信心,上師就是真正的佛!

  我們把上師觀想在自己對面,並不僅僅是觀想一尊繪畫、雕塑出來的上師,因為畫面只是一個形象,只會呆坐一邊,不吃不喝也不動。這樣僅僅為了形象而觀修,並不是我們修行的根本。因此,無論我們觀修什麼樣的上師皈依境,都要知道所觀想的上師就是真正的佛。當你有了這一份信心,就不需要在觀想之上,再加上諸如“上師是具遍知、慈悲、救度眾生之力量的尊者”等思維,只要有信心——上師是真正的佛,就可以了,因為佛本身就具備這三種功德。

  我們每天的觀修,不能為了形象而形象。若每天的觀修都僅僅是觀修一個形象,而生不起信心的話,那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但現前很多人在禪修之時,還是為了形象而觀想形象,經常說“皈依境觀想得如何、不如何”等等。要記住,僅僅為了觀想這個相,而沒有將心著重於信心之上,是要不得的。因此觀想皈依境的時候,要伴隨著自己的信心——上師就是真正的佛!我們在上面添加這三種功德,目的就在於此。這也是修行禪定時的觀想方式。



觀想越清晰越好



  弟子問:觀上師瑜伽的時候,觀想不是特別清晰可以嗎?觀想的標準是什麼?



  大恩普紮上師答:

  單純從生起次第講解,觀想應該越清楚越好,直到眼球裡的黑、白都能觀得很清晰。這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不是一時就能做得到的。

  觀想對清明度的要求很高!因此在觀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往最清晰的方向去發展,不要在一開始就形成不好的習慣,覺得“只要能把心定下來,觀得模模糊糊就可以了”。觀修時,可以根據自己所修的法和所觀的對境,迎請相應的唐卡、照片等。比如,觀的是上師皈依境,就請一張上師皈依境的照片掛在自己面前;修的是阿彌陀佛,就請一張阿彌陀佛的照片掛在自己的佛堂或是修行的地方。平常多看照片,多做觀想,時間長了就會越來越清晰。

  總之,單純講解觀想的標準,應該是越清晰越好。



念上師祈禱文與心咒時,心很定,而依上師瑜伽導修按部就班修時,心卻很難定下來,該如何取捨?



  弟子問:上師,弟子在修法的時候,如果一直都在念上師祈禱文和心咒,覺得心很定,下座的時候心中常生起一些智慧,但是以上師瑜伽導修按部就班修時卻不是很好,觀菩提心和四厭離法後,再寂止修止觀時,心很難定住,散亂昏沉交替而生,不知該如何取捨?



  大恩普紮上師答:

  一、修行獲得加持的表現

  無垢光尊者在教言中說,什麼是真正的加持呢?就是當上師加持融入自己內心的時候,貪嗔癡煩惱逐漸消盡,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日日增長,這是得到加持的一種表現。那麼平常一念誦上師祈禱文和心咒,覺得心很定,並且也感覺有很多智慧在增長,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加持,是很好的一種現象。

  喇嘛仁波切曾經說過,近代在他們家族裡,他算是最長壽的一位。他能長壽的原因是從第一次依止導師開始,一直都在念誦上師住世祈禱文,在誦上師住世祈禱文的同時,也在延長自己的壽命。

  從上師講解的這部教言中就能知道:當我們在念誦上師祈禱文的時候,尤其是住世祈禱文,憑藉對上師的信心,在祈請自己所依止的導師以及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長久住世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長壽。這就叫兩面齊全。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念誦心咒能消盡一切煩惱,所以智慧增長,因此感覺到心很穩定等等,這些都來自於上師的加持,也可以說是來自於修法的功德。

  二、觀察修後無法定心是觀修不到量,修行偏重於安住修所致

  既然念誦上師祈禱文和心咒能獲得加持,把心定下來,為什麼在按照上師瑜伽導修的要求止觀交修時,尤其是在觀菩提心或者四厭離法以後,很難將心定下來呢?我想是因為你在做觀想的時候,無論是觀菩提心還是觀四厭離法,觀想的時間都沒有達到一個度。

  觀想要達到什麼狀態才開始進入修止呢?要觀到自己感覺好像沒有很多起心動念,甚至觀到有些辛勞,覺得很累的時候,才開始修止。若僅僅走個過程,比如說發菩提心,僅僅觀想一下“願充滿虛空之際有情父母……”,就開始修止的話,由於沒有達到觀想的量,沒有用心細緻觀待,無法消盡昏沉和掉舉,後期進入寂止的時候,昏沉掉舉當然會接踵而來、此起彼伏,心也無法清淨。大概是這個原因。

  觀想的真正目的,一方面是讓心疲憊,另一方面是讓心達到一種不想再繼續往下觀想的地步,這時再開始修止,更易安住。若觀的時間過短,會導致寂止時散亂或昏沉仍舊存在,所以這時候要將觀的時間延長一些。我們在講上師瑜伽的時候講過,要從觀察修和安住修兩方面去創造見解,而且觀察修及安住修時間的長短,從證得解脫本身的角度來說,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你的問題主要還是自己不知不覺偏向於安住修了,觀察修只是急急忙忙走個過程,就想盡快開始處於修止狀態中。由於妄念、昏沉沒有及時消盡,安住時自然會覺得妄想太多、昏沉依舊。這都是觀察修沒有到量所致,所以要多觀想一些。

  有人可能會想:要是這樣觀下去的話,一座安住的時間就很短,怎麼辦呢?

  即便沒有安住修都不要緊!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成辦解脫,解脫本身的特點是便智雙運。今天我們在修學路途上方便與智慧暫時不能達到雙運,但是在交替做的過程當中,方便和智慧沒有哪個高、哪個低、哪個好、哪個壞的說法,都是平等的。所以,一座時間裡僅僅處於觀察修的狀態當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下一座的時候再根據自己妄念起現的程度,或者是自己的見解來定奪需要安住修還是觀察修。

  要記住這一點啊!觀察修後沉掉眾多,多數來自於內心當中偏重於安住修,時時都想把心靜下來,即便有很多昏沉掉舉,稍稍處理一下又急於開始安住。但這時安住的效果並不好,昏沉和掉舉仍舊存在,這就是對安住修過於太心急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即便是一座的時間都處於觀察修的狀態當中,也是非常好的。

  三、如何判斷座上修行好壞

  還有一種情況:出定時感覺心很容易定下來,或者感覺心一直都在飄蕩之中,或者這段時間感覺很好、感覺不太好等等。但要記住,不能以出定時的感覺來斷定座上修行的好壞,因為這樣判斷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感覺很容易隨著環境、情緒的變化而變化,以感覺判斷座上修行好壞,充分說明你平常還是太執著於感覺。感覺和我們的修行可能有一些關係,但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多數還是和環境、情緒有關,所以不要執著。

  比如一個人昨天沒有修行,但今天遇到一個很好的環境,或者今天情緒很好的話,他的感覺決定會很好。還有一個人昨天一天都在修行,但今天遇到一個不好的環境或者不好的情緒,心情沉重,感覺不太好,我們能說這一系列都來自於昨天修行不好嗎?當然不能,因為今天感覺好的那個人,昨天壓根沒有修行。所以不能以感覺抉擇修行的好與壞。

  由於習氣和對修行不瞭解的原因,我們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斷好壞——能做到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持,就是修行好;不能隨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想法做,就是修行不好。

  但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在止觀交修期間,有起心動念的時候,能做到觀察修就叫好;若是心靜下來能寂止的話,也叫好。心能靜下來,不會修寂止,就叫不好;有起心動念與昏沉的時候不能做觀察修,也叫不好。總而言之,修行中不能運用剖析調伏妄念,就是不好,只要能運用上去,沒有一個不好的。

  當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也瞭解當前所修之法的次第後,好與壞永久不會在我們身邊發生。除非你不肯做,比如當昏沉掉舉起現的時候,不肯用剖析調伏妄念去對治,當心清淨下來的時候,不肯用寂止去修行。若要是這樣的話,無論是有念還是無念,你完全隨著世間的妄想在漂泊,當然說明你修行不好。但我們現前很好地在運用不同的方便法,這時候無論是觀察修還是安住修,全都是好的,沒有一個不好的。



把眼睛專注到牆與眼睛之間的虛空中觀皈依境,對嗎?



  弟子問:我以前在觀皈依境的時候,是先把眼睛專注在對面的牆上,然後心裡想在眼睛和牆之間有個皈依境,但現在感覺這樣觀不對,應該把眼睛專注到牆與眼睛之間的虛空中去觀皈依境,請問這樣觀對嗎?感恩上師!



  大恩普紮上師答:

  你先看著牆,然後在牆和自己的眼睛中間樹立一個空間,再把皈依境放到中間,這當然也沒有什麼不好,可能是個人習慣吧。就像我們平常吃飯的時候,吃一口飯嚼幾下就吞下去了,但我也見過很多人,一口飯吃下去,每粒米都要嚼幾下,因此他吃飯的時間就很長很長,比我們吃飯的時間會多幾倍。習慣於這麼做的人,一般做什麼事情都會很認真,所以會先把牆觀出來,再把眼睛看好,中間再樹立一個空間,再把皈依境放在裡面。

  這麼做可是可以,但是我們觀皈依境的時候,還是要觀待自己專注的點是什麼。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到牆上了,無論是白牆還是藍牆,即便再觀個皈依境,你所觀的這個皈依境也決定是模糊的,因為我們一再強調過妄想的規律,也就是我們的心念一心只能一用。但為什麼有時候在我們的感覺中,在做一件事的同時,還有另一個妄想在漂泊呢?這是不夠專注的原因造成的。同樣一個道理,當你把心專注在牆面上,同時又在觀皈依境的時候,皈依境決定不會觀的太清楚,也容易丟失,因為你不夠專注。

  所以,在觀的時候,無論是將眼根專注在哪一個境之上,或是心定在哪一個所緣之相上,都要看是否專注。若要是很專注的話,此時就用不著再想“前面是牆,牆前面是皈依境”,或者是“前面有一座山”,或者在天氣不太好的時候,想“是陰天或者是晴天”等等,專注在皈依境上就好了,不需要分別太多。當你專注在某一個相之上,其外的東西就不會對你產生什麼障礙啦!可能也就不會產生先看一下牆,再觀皈依境這樣的現象。當然,這些都是很細節的操作,這麼做也不是說就不對,但要瞭解這個道理。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某個人在發呆的時候,無論是心裡想著一件事,還是什麼都沒想,但都是一種心所。那時由於十分專注的緣故,即使旁邊有人在喊都聽不見,哪怕有什麼東西在前面晃,也好像看不見,就在直直地發呆。十分專注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但若做不到專注,就會出現似乎一心二用的情況。比如,平常無論在安住修還是觀察修的時候,總感覺有另外一個很細微的思想在飄動。特別是安住期間,好像既可以執受禪定,又有一種細微的思想在飄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浮想意識。從總的角度來說,這是禪定不夠細緻和穩定所致,用世間的話來說,就是不夠專注。

  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修行中,平常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現。比如你在廚房切菜,一邊切菜一邊想其他事情。好像在一心二用,但哪件事情可能都做不好,甚至還會不小心切到手。由於走神的原因,當心念偏重於某一方面時,另外一件事就會慢慢停下來,比如專心思考而停下切菜,或停下妄念而專心切菜。

  但是做到專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不是我想專一就能專一啊!我們先舉個例子:發呆,它也是一種境界啊!它也不是你想發呆就能發呆的。不信,你發一下呆試試看?

  可能有人心裡想:“我剛剛發過呆。”是,可能有形式上的發呆,但沒真“呆”著,因為你還在笑,你還能聽見外面有什麼聲音,甚至還聽得清清楚楚!所以,發呆也是一種境界。若連發呆都是一種境界,何況禪定?!所以,專注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需要長期訓練和修行。但我可不是要你們修發呆啊!我們要修的,當然是禪定,但是無論修禪定還是做什麼事情,它都需要一個熟練的過程。

  往昔昌根阿瑞仁波切曾經說,他在某座山上常年閉關的時候,獨自一人每天精進修法,除修行之外睡覺很少,平常懈怠的時間更少,基本一切時間都處於修行當中。但人生存還是需要生活資具的,所以有時燒火沒有火柴了,就下山到商店去買火柴,途中可能會用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回家以後再繼續修行。但就是由於這一小段時間的散亂,想達到下山前的境界,還需要幾天的時間啊!

  這個公案告訴我們,散亂對我們的修行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我們平常別說能像阿瑞仁波切那樣獨自閉關,世間的瑣事已經多得不成樣,甚至即便沒有太多瑣事,修行也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情,每天能有可憐的一座修行,已經是謝天謝地啦!

  我這麼講解的真正目的在於何處呢?一方面是告誡每一位修行者,盡可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運用於修行上;另一方面,當然是讓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時時提起正念。不光在座上,哪怕在座下的時候,心裡也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要處於迷惑當中——做是做了很多事情,但好像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比如,昨天的此時你的身體是什麼姿勢,當時在想什麼、說什麼,恐怕我們早就忘記了。原因是什麼?那時候沒有提起正念。雖然經歷了那段時間,但多數處於一種迷亂之中。但若讓你想想昨天修行時的境界,可能在某段過程當中的一切都會想得很清楚,原因是什麼?由於提起正念的原因,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就是提起正念與忘失正念之間的差異。作為修行者,要盡可能提起正念。

  讓我們都像昌根阿瑞仁波切般精進修行,從某種角度來說,還是挺艱難的,但還是盡可能往這方面發展吧。並且,修行不要太過急躁,太急於求成。像昌根阿瑞仁波切這樣的聖者,在精進修行過程中還會遇到這樣的事,那我們在修學過程中,遇到各式各樣的違緣障礙,就更不用談了。所以,這時候也不要過於太高攀。大概就是這樣的。



能觀之心亦為心所



  弟子問:當疼痛產生的時候,觀察是誰在疼痛,發現只是一個能感知疼痛的意識。再繼續觀察這個意識是什麼?發現觀察不下去了。這時候發現還有一種能觀察的意識,那這個能觀察的意識又是什麼呢?它與前面那個能觀的意識是不是兩個意識?



  大恩普紮上師答:

  當然不是,這兩個都叫做心所。

  在尋找心的過程當中,無論是中觀還是覓心法,只是名詞樹立不同,實際上是一個道理。觀心的時候,心到底在哪裡?這個被觀察、被尋找的心,稱之為所觀之心。誰在觀想?這個觀察者,是能觀之心。

  當所觀之心了不可得,再去反觀能觀的心是誰的時候,前面的能觀之心就變成了當下的所觀之心,而當下的觀察者又形成一個能觀之心。也就是說,前面有所謂的所觀、能觀,當進一步觀察能觀之心時,前面的能觀自然變成新的所觀,而當下的觀察者又形成新的能觀。這樣下去,所謂的能觀之心永遠無窮無盡。思維的規律就是這樣的!所以這些都是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