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成就者的世界該是怎麼樣?【剛剛不是在打呼嚕嗎?怎麼現前比我們清醒的人問的問題還深呢?這就叫一心多用,也叫遍知】

問:成就者所看到的世間和我們所看到的世間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答:我們說成就者是遍知的,那麼你自己是如何理解遍知的呢?例如法王如意寶和喇嘛仁波切都是公認的成就者,面對同樣一個地方,他們是否能知道自己所居住的是什麼地方乃至是否能認得出眼前所看見的那些人呢?當然是知道到的,因為我們能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認得清眼前的景色,他們是遍知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我們平常的知道的是有限的,因為作為凡夫,我們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成就者的智慧是無限的,所以面對同樣一個對境的知道,他們所謂的知道是一種層次更高也更廣大的知道,是一種遍知。
往昔我們說過,第六識的規律是一心只能一用,但我們在初步開始修學禪定的時候,為了令自己散亂的心寂滅下來,有時反而可能會墮入一種無念的狀態,但這可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因為我們此時若只有無念,而不具有一種明了的狀態,不是真正的智慧。
例如我們用很鋒利的菜刀切菜,如果一開始就讓你一邊安住一邊切菜的話,可能你會把手指全給切斷了,這就告誡我們,現前我們的明分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智慧。所以,成就者與凡夫看待世界區別可以先從這幾個方面來理解。

摘錄另一篇開示補充



       弟子:上師,如何理解“遍知”呢?
      
       上師:這個我只能給你(比喻著講),在講解“遍知的功德”這一方面時,我們還需要講解它的禪定,現前我只能“從比喻上面”給你做一些解釋。
        
       通常,(在意識層面)我們的心(一心一用),我們在講解八識期間,八識分為無念和有念兩種。無念,第八識和前五根識稱為無念,這個心就叫無念,就說明一心不能一用,因為它什麼都不知道,如同我們在悶絕和酣睡狀態當中一般,(悶絕和酣睡狀態當中)能做什麼事呢?什麼都做不了。
        
       一心無用的時候叫無念。聽懂了吧?一心無用的時候(是無念狀態)!
        
       第六識和第七識就叫做有念,因為它可以產生各式各樣的一些念想,已經形成了二元對立,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有念。用通常的話來說,一心一用的時候,它就叫做意識,妄念。
        
       平常,我們思維的規律是一心一用,平常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一心一用,不開小差等等,開小差的時候(就做不好事情了)。心本身的規律,一個心同一時刻不能做兩件事,叫一心一用。當我們的修行逐漸進展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心多用。
        
       多用指的是什麼呢?我們的心,本來一次性不能做兩件事情,但你還是去做兩件事情,(那就)什麼都做不了,這叫“不自量力”。就是本來這個心只能做一件事情,你要“把它分為兩個事情”來做就“做不了”。這個,這個沒有做好,那個,那個沒有做好。
        
       所以平常很多小孩子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老師就告誡(他不要開小差),在家的時候父母也告誡他不要開小差。就是說,你不要一心二用,當前做的事情,自己要把它做好。
        
       心本身的規律,一個心同一時刻不能做兩件事,這叫一心一用。隨著我們的智慧增長,一心就可以多用,(心是)遍知的。是這樣的。
      
       我給你舉個例子,以前有一次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說,他的上師沙拉陽智仁波切到亞青寺那邊授灌頂,那天很多很多灌頂,灌頂現場(需要的)很多資具都需要上師親自去安排。那天上師安排了很多很多事,但有一件事情必須親自問沙拉陽智,(才知道)該怎麼做。
      
       當時(上師)到沙拉陽智身邊的時候,沙拉陽智正在跟一個老頭子聊天。上師在(沙拉陽智)身邊問了幾次,沙拉陽智都沒有回答。後面又問了一次,沙拉陽智很不高興,“我在給老頭子說話,我的心不能一次性兩用,我(不能)再跟你說話,你沒看見嗎?”
        
       上師就嚇的不敢說話,他就在旁邊想,佛菩薩的意識已經轉變成了智慧,不是說智慧是多用甚至智慧是遍知的嗎?為什麼不能二用呢?他心裡就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這時候沙拉陽智就知道啦!沙拉陽智就叫他:“過來過來,我剛才只不過是跟你開個玩笑,實際上,當然可以。我在做這件事情的同時,也可以做那件事情。”
        
       那個時候沙拉陽智在上面講課,期間有很多老和尚都在旁邊聽課,有個老和尚就在那邊打瞌睡,哇,打的呼嚕聲(很大),但是誰也不敢去捅他,因為他就坐在沙拉陽智仁波切的前面。喇嘛仁波切說不敢去動他,怕沙拉陽智仁波切不高興,但不動他,他打呼嚕打得太厲害了,太響了。
        
       當時,沙拉陽智講著講著,老和尚突然起來(問):“你剛剛所說的這個,和唯識宗裡面某一句話,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否是這樣?”(大家)全都呆住啦!(眾笑)。剛剛不是在打呼嚕嗎?怎麼現前比我們清醒的人問的問題還深呢?這就叫一心多用,也叫遍知。(此種境界參考見夢光明的開示https://ppt.cc/fFrEbx)
        
       但我們可不能“強行”讓一心一用變成兩用,那樣就什麼都“辦不了”了!
      
       我再給你講一個現實的例子,以前我在上師(阿秋法王)身邊的時候,平常上師對我的夢境等等,有時候也會讚歎。當你完全“在夢裡達到自在”的時候,(可以)同一時間在五方佛面前,聽聞五種不同的教言。
      
       在同一時間裡可以見到五方佛,可以聽聞五個不同的教言,可以理解五個不同的道理----我們可能都覺得:不可能!這怎麼可能呢!?除非長了五個耳朵,(現實中)長五個耳朵又不行。
        
       五方佛在五個不同的地處,五個不同的導師就好像五個人,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處)聽五個不同的人(講法),一個人能做得到嗎?
        
       要記住,這不是意識行為,這是智慧行為。(J0710-2
      
      
      

在回遮他人見解、樹立自宗派見解之時,要依真實教授;但在修行過程中,要針對自己的根機,依方便教授更為重要。

【聖者言教】第七課(十四)顯密在積累資糧方面的差異 

【一切三門所作皆轉為二資糧之道用。】

三門所作一切,均成為積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道用。在禪定中,執受本體為智慧資糧,妙力起現的一切之相,包括身的各種姿勢、心中呈現的不同形像等,都叫做福德資糧。由於完全斷絕執著的緣故,妙力起現一切之相均成為時時供養本體之莊嚴。

就顯宗而言,積累二資糧需要在無量劫中、在無數佛前、以無量的供品做供養,方能圓滿二種資糧,獲得二身之境界。但在密宗,普賢王如來在一剎那可以圓滿二種資糧,成辦二身之境界。密宗僅僅一瞬間可以積累顯宗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方能圓滿的二種資糧,區別在於何處呢?就在於意識和智慧。

顯宗依靠意念造作的“無量”積累二種資糧,但意識範疇中即便以“無量”來命名,它還是有限的,因為心識有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因此顯宗的積累二資糧,即便說無量,其實還是在有限的時間裡、以有限的物品供養有限的佛菩薩,所以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方能圓滿資糧。但普賢王如來由於執受本體,本體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已經超越一切思維範疇,這種智慧是無量的,是普遍性的。這時妙力起現一切之相,和本體一如,形成無量。這個無量不是意識想出來的無量,所以沒有局限,一瞬間可以圓滿二資糧,達到二身之境界。

我們先舉個例子。我們在很多佛面前把世間所有一切作為供養,這些供品以我們的思維,恐怕沒法計算有多少。但思維本身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它是有數量的,只要是數量,我們就能找到更大的。比如,在我們心目中,一億這個數已經很大了,但比一億大的數恐怕太多了,所以一億並不是最大的,這就是意識的局限性。但在智慧的境界中,已經超越一切空間、時間和數量,所以這時候的供養,可以在一瞬間圓滿顯宗三大阿僧祇劫積累的資糧。

有些對積累資糧理解不圓滿的人總認為,只有供曼扎才能積累資糧,其實,修行中所有的善行都在積累資糧,而且,我們平常修行的禪定,是迅速成辦智慧的方便,所以是非常圓滿、非常大的曼扎。這方面的道理,應該多理解一些。

往昔一些見解沒有圓滿的人在顯密積累二資糧方面有些爭議,他們認為密宗成辦解脫是不現實的。為什麼呢?因為歷代傳承祖師共許,顯宗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積累二種資糧,方能成辦二身之境界,密宗普賢王如來一剎那積累二種資糧、獲得二身之境界,是不可能的。但通過今天的講解我們已經知道,顯宗通過意識積累二資糧,是有限制性的;密宗普賢王如來積累二種資糧是在執受本體的見解之中,此時三門所做一切,都在積累二種資糧,時時都在福慧雙運之中——執受本體為智慧資糧,身語意呈現的一切之相,為福德資糧。這也是《般若心經》所描述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境界。

對於尚不能執受本體的密宗弟子而言,該如何依密宗的方式積累二資糧呢?依靠淨觀。如頌曰:“五蘊五佛之本體。”由於我們平常接受灌頂、導師賜予解脫竅訣法等原因,我們時時都在接受加持,將五蘊轉變為五方佛之剎土,為了與此相應,我們在修行的路途之上,也應如是轉為道用,時時把自己的身體觀想成五方佛的剎土,甚至上師的剎土等。平常吃飯期間,在喉間觀想諸佛菩薩的淨土,無論飲食何物,都成為一種供養。這就是淨觀。

如華智仁波切所言:“在回遮他人見解、樹立自宗派見解之時,要依真實教授;但在修行過程中,要針對自己的根機,依方便教授更為重要。”對於這些道理一定要銘記心中,我相信只要懂得這些道理,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我們永遠不會有矛盾。

下乘派稱之為依修而見,上乘派稱之為依見而修

【總之,顯密之差別在於:於善、不善、無記之念中,雖無記之業果轉為善用方便,顯教中已有宣說,然將不善之業果轉為善用之方便,乃密乘之殊勝法。】

行事非善、非惡,完全沒有目標,既不追求輪迴,也不追求涅槃,就是無記之念,如同空谷犬吠、虛空放箭。

在我們修行期間,也會出現這樣的境界,沒有善念,也沒有惡念,別人怎麼做,我也跟著做。這些思想就叫無記之念。將這些轉變為善用的方便,如要善念發心、提起正念觀想等,在顯宗講得很細緻。但是將不善之業果轉為善用之方便,是密乘的殊勝法。

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煩惱轉為道用,唯獨是密宗的殊勝方便道。從某種角度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在大乘教法中,難道真的沒有這樣轉為道用的法嗎?當然有。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往昔化現為船主的時候,為了保護五百羅漢、避免短矛黑人造作無間地獄之業而殺了短矛黑人,他的行為雖然是一種惡業,但由於內心清淨的緣故,完全沒有沾染一點點私心,因此積累了四十劫的福報。由於心善的緣故,即便表面行為是惡業,也可以趨向於正法。但對一個凡夫而言,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幾乎不可能,所以樹立的公案也非常非常少,但並非顯宗沒有這樣轉為道用的法。

【其關鍵在於證得諸法大清淨平等之見】

站在密宗的角度,將不善業果轉為善用的方便,關鍵在於證得諸法大清淨平等之見解。

首先要知道,談到密宗,應該站在真實教授之上。由於執受本體的緣故,貪嗔癡煩惱即便多麼粗大,均成為本體之莊嚴。如《三句精要》曰:“若能執受本體,妄念越粗大,更形成解脫自性之功能。”即便當時是不善之念,在真正見解中,由於執受本體的緣故,體用一如,此時煩惱無論如何顯現,都不是煩惱,不是耽著,而是智慧。因此此時不是轉變煩惱,而是直接運用煩惱。

密宗能夠直接運用煩惱的關鍵,在於證得大平等之見解。在《獅吼論》中有這麼一句話:“其意念猶如毛不換、色不變。”也就是說,在執受本體當中,一切顯現即便當時多麼遷變,它就是本體的妙用,不需要改變絲毫。臨時雖然以意識般呈現,但並不是一種耽著,所以永遠不會產生障礙。

講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想:“若真正證得大平等之見解,顯宗也能做到這一點。”是的,但站在修行的角度,下乘派稱之為依修而見,上乘派稱之為依見而修。所以顯宗證得大平等之見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密宗真實教授並不講解過程,直指見解當下悟證見解。上乘派能做到依見而修的主要原因在於根機。由於宿世的因緣,業力比較清淨,根機上等,所以能對密法生起信心,多方麵條件成熟的緣故,可以當下證得見解。這就是兩者的差異。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這個人剛剛不是在睡覺嗎?為什麼他又能清楚地聽到導師在講什麼呢?

有些人對我說,他有時候會在禪定當中進入非常好的一個狀態,並且還對我詳細講述了當時的情況。我聽完他的描述以後告訴他,是的,他當時的狀態的確是很好的一種見解,但還要記住的是,即便當時的見解非常好,但它持續的時間並不會很長,只能保持很短暫的時間,並且次數也不會很頻繁。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所出現的狀態可以稱之為一種覺受。出現這種覺受是一種好的現象,但我們現前畢竟還是初行者,正如智悲光尊者所言,覺受猶如煙霧,是很容易消散的。就如同我們在春天的時候看見山上煙霧繚繞,但是當太陽出來或者風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這些繚繞的煙霧都會煙消雲散,不復存在。
因此,當我們的修行之中出現好的感覺,雖然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件好事,但這種感覺並不會長期存在,因此不要對他過分執著,而是要繼續修持深入這種見解,令見解早日趨入圓滿。
喇嘛仁波切說過,往昔昌根阿瑞與很多人一起在堪布昂瓊面前聽聞佛法。當時有一位高僧大德在導師面前聽著聽著就睡著了,並且還發出打呼聲。於是旁邊的人說:“天哪!堪布昂瓊在傳講這麼殊勝的法,這個人卻在睡覺,而且還在打呼!”因此很多人的內心都非常不高興。這時候這個人突然醒來對導師說:“你剛剛所傳講的說法與其他教法當中的講解是不一樣的。”然後他把另外一種講法是如何傳講的,以及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何處都說了一下。當時周圍的人都非常驚訝:這個人剛剛不是在睡覺嗎?為什麼他又能清楚地聽到導師在講什麼呢?不僅如此,還能區分兩者之間的差異?是的,當他的見解處於光明境界當中,就能如是行持,也就是說,即便他顯現上是在睡覺,實際當中還是在清新的狀態之中。
因此,即便我們在禪修時出現了很好的一種狀態,也只能說是一種挺不錯的覺受,但是不能將他安立為很了義之見解。因為覺受出現的時間並不會很長,次數也不會很多,所以在禪修過程當中,不要執著這些覺受。

對於次第根機者而言,要成辦空性見解是需要一定的過程

問:頂禮上師!請問如何觀修事物的空分,座上如何觀修才能與空性相契合?
答:從理論的角度當中而言,我們無論是觀修無分微塵還是無時分剎那,目的都是為了認識到一切萬物的本性都是空性。因此大乘教法承許一切萬法的顯現都是虛幻的,並由此契入而開演緣起性空之理趣。但要記住,在我們實際修學過程當中,不要急於用這些理論去掩蓋自己真實修學之見解。
當我們初次開始修學空性時,有時是站在一個所謂的“空”的立場之中觀修,但此處“空”性的見解並非是真實的見解,想要證得究竟空性的見解,我們必須按照次第修行去成辦。
例如我們在講解禪定的時候說過,一切禪定見解的出發點就是有相定,也就是說,所有的出世間禪定也都須由有相定開始入手方能成辦。雖然有相定的“空分”見解並不了義,但是從斷除粗大的分別念或耽著而言,有相定的“空分”見解還是很明顯的。
因此,對於次第根機者而言,要成辦空性見解是需要一定的過程,在我們平常的禪修之時,據此而次第樹立空性見解可能是比較契機的。

你最有信心的那一位本尊就是你真正的本尊

問:頂禮上師!明年是我的本命年,我聽過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每一年都有某一位本尊或某一位菩薩是本命年的守護神,這樣的說法甚至在某些佛教論壇上面也可以看見,因此我很疑惑,請上師開示這樣的說法否正確?
答:作為佛教徒我們要記住,佛教論壇這樣的交流平台當然很好,但是如果發表言論者是一些對佛法完全不了解的人,這樣的見解恐怕也不值得我們去信任,是嗎?
所以,我也復次教誡信眾,我們修學佛法還是要以歷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作為依據。如今各式各樣的說法非常多,我們也無法判斷這些道理是否準確,所以符合歷代傳承祖師教言的才是最保險的。
你所說的問題,我也不是很懂。當然,我沒聽過不一定代表書面上沒有這方面的教言。可是即便怎麼說,我在上師身邊也呆過二十八年的時間。平常無論我們有什麼樣疑問,都會去請教上師,上師也會給予答复。但即便如此,我也從未在任何一位導師面前聽過這個說法:本命年會有一位特殊的本尊在護持著這一年,遇到這個本尊可能就會無病長壽,萬一找錯本尊的話,就不能達到這個效果。
我們說過,本尊本身沒有什麼區別,諸佛菩薩呈現不同的形像是由於我們分別心太重的緣故所致。因此哪一位才是你真正的本尊?你最有信心的那一位本尊就是你真正的本尊。
因為諸佛菩薩本來就是一如的,之所以會示現不同的形象,是由於我們分別心重的原因。如果我們因此而開始比較: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誰的功德大,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誰更好一些等等,只能說明我們對佛法可能還是有一些不理解,因為這都是分別心太重的緣故所致。

所謂的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主要是講解眼根

問:頂禮上師!請問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是否是指眼根能看到但不去辨別?
答:也可以這樣說。因為我們在講解三不動搖的時候,主要還是在講解意識不動搖進入虛空之中的禪定,這當然是禪定的重點。但前面身不動搖穩如大山和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則是趨入這樣一個禪定見解的輔助。
這裡所謂的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主要是講解眼根。也就是說,平常在打坐的時候,眼根不要過於執著於外境,眼睛既不要睜得太大,也不要閉得太小,按照很自然的方式稍微睜開即可。
按照這樣的要求去行持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們禪修的過程當中,它能讓我們做到面對現實。現前很多人喜歡把眼睛閉上打坐,而眼睛閉上的真正意義在於:覺得眼睛一閉上,無論外面是多麼喧嘩,這些外境都已經無法干擾到自己,因為“眼不見為淨”,所以無論外境如何顯現,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認為眼睛一閉上,外面的世界就與自己無關的想法,就有一種逃避現實的顯現。
另一方面,由於我們平常都喜歡把眼睛閉上作為一種休息,由此而形成的習慣會令我們閉眼的時候五根內收。例如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都是閉著眼睛睡覺的。我們睡覺之前首先就要把眼睛閉上,此時也不需要再給自己下一個“我要開始睡覺”的命令,因為眼睛一閉上,五根自然內收,慢慢地就開始趨入睡眠之中。
我們平常打坐也同樣一個道理。由於慣性的原因,眼睛一閉上,即便前面完全沒有進入睡眠時覺得很清醒,甚至覺得好像也沒有什麼散亂,但多數還是在無明狀態之中,因此後期就很容易進入到睡眠之中。所以我們禪修時還是要睜開眼睛,要面對現實。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眼睛一睜開,心裡就很散亂。”這就說明,你的心本來就散亂,所以更加要面對現實,因為我們的修行不能逃避現實。如果認為:因為眼睛一睜開,看見不同的景象,內心就開始散亂,由於要修法,就應該要把眼睛挖掉。這樣的想法可以嗎?當然不可以。修行人是不能這樣去逃避的,應該要面對現實。在眼看得見的當下,心做到不散亂,這才叫做修法。所以我們應該要學會這點。

針對上根者,以真實教授直指心性;針對次第根機者,則以方便教授次第引導

我們這次傳法,比較重視方便,但這種傳講風格不是由於我們的傳承是這樣講解的,所以必須這樣做,而是由於我們是次第根機者,只能依靠方便,成辦智慧。若捨棄方便,高攀勝法,恐怕對我們的解脫有害無益。
去年冬天由於身體的緣故,我在不同地方看病期間,接觸了很多修行的居士和出家人。其中一些修行很好,讓我很欣慰;但也有不少修行者,存在一些修行不圓滿的現象。究其原因,多數來源於輕視方便。
我們曾經在講法中多次舉過這個例子。比如有兩百斤重的東西,需要你背回家。在背東西回家的過程中,有一個真正有經驗的老人提供指導。如果你現前只能背一百斤重的東西,他絕不會強行讓你把兩百斤重的東西一次性背走。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既背不走東西,還可能讓你受傷。所以他會告誡你:把東西分成兩半,一次背一百斤,兩次達成目標。
這個好心的老人如是安排的目的,不是說他的經驗有限,指導人背東西必須分次,而是背東西的人每次只能背一百斤。如果遇到一個大力士,這位老人就會讓他把東西一次性扛走。如果遇到一次只能背五十斤的,他就會讓他分四次背走東西。
若不顧自己的體力,不聽從這位老人的話,只想一次性把東西背走。當然若有這樣的能力,自然一次就能到達,所花時間也短。但若沒有這樣的能力,即便你在旁邊怎麼觀察,怎麼思維,終究抬不動。別說兩百斤,連一斤都抬不到你家去。
我們現前修法也同樣一個道理。當自己的內心和法不相應的時候,就不能消盡煩惱,增上功德。誠如我等歷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所說:“自心與法不相融合,則無法調順煩惱怨敵。”我們時時講解修法不能高攀的原因也就在此上。
類似這樣的道理我們時時都在傳講。比如達摩祖師初次到漢地的時候,梁武帝安排所有的漢僧都去聽天竺喇嘛的教言,當時達摩祖師講經不用口,也不做表示,以心對心的方式印證禪宗的實相般若,但最終沒有一個開悟者。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由於弟子根機不夠。法雖然很深,導師功德很高,也無法令弟子當下開悟。
現前有些修行者一聽到密宗的時候,把方便擱置一旁,甚至以誑言來傳遞一個完全不切實際的道理。比如說:作為一個修持無上竅訣大圓滿者,絕不能以方便成辦智慧。因為方便必須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則完全失去了真正大圓滿的特色。所以修行大圓滿,必須在完全沒有執著、完全超越一切戲論當中成辦自性。說雖可以這樣說,但做能做得到嗎?
就像上面舉的例子一樣,如果我們無視一個人的年齡、性別、體力如何,都要求他一次性把兩百斤的東西背回家,如果做不到,就認為他是無緣的人。但若因此而與佛法擦肩而過,等待我們的只有痛苦啊!
因此為了度化不同根機之眾生,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廣宣八萬四千法門,目的就是為了應機施教,使所有眾生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認識自性,離苦得樂。大圓滿也不例外。針對上根者,以真實教授直指心性;針對次第根機者,則以方便教授次第引導。所謂一切眾生皆本具如來藏。不捨棄一個眾生成佛,既是佛法的殊勝所在,也是佛法的方便宗旨。

修行密宗必須先圓滿加行嗎

【聖者言教】第一課(十)修行密宗必須先圓滿加行嗎

如今很多導師在傳講密法的過程中告誡弟子們,修行要先從加行開始,必須修完加行,才能開始修學正行。我們平常的要求也是這樣嗎?完全是這樣的。

但是我們在這樣要求的同時也告誡著弟子們,法無定法,修行密宗是否必須圓滿加行,要看修行者的根機。需知,加行是一個數量龐大的法,不是人人都具足條件修得完的。高原地方全民族信仰佛教,所以高原地方的導師在講法過程中復次強調,修行者行為要符合小乘教法、思想要符合大乘教法、見解要符合密宗。那請問:若這是密宗唯一的修行途徑,高原地方所有的信眾都修過加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若沒有修過加行,他們能謁見高原地方的導師求正行修法嗎?當然可以。那如何理解其中的差異呢?關鍵是根據修行者的條件。

如今我們在為漢地信眾傳法的過程中,也在傳遞著同樣的道理。具足條件、能做得到的弟子,盡可能先從加行開始,圓滿加行之後再修正行;但對於一些條件不成熟的修行者,如果因為不能圓滿加行就有可能放棄密宗修行,我們必須用另一種方​​式來善巧引導,不能令他們因此與密宗失之交臂。因為已經對密法生起信心者,還讓他進入下乘派的話,會觸犯共道密宗十四條根本誓言。

上面所謂的條件不成熟,主要指時間不允許。我們知道,現在很多漢地的修行者是居士,他們不僅要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還要照顧家庭,承擔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責任,每天擠出來用於修行的時間,比較有限。要完成數量龐大的加行,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但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對於進入密宗者,唯一信心和資糧條件絕不能欠缺。一旦欠缺,即便你的時間多麼充足,也無法成為密宗弟子。所以對於時間有限而對密宗已經生起信心、往昔也積累過眾多資糧的修行者,我們會用另一種方​​式引導,就是將前行與正行契合一起修行,而不強制要求必須先修完加行。

無論我們採用何種修學方式,目的都是為了消儘自己的煩惱而成辦解脫。所以法與法之間,導師與導師之間,沒有絲毫之矛盾。顯現上的差異,無非是為了更好地相應弟子根機,賜予引導。

作為傳授密法的導師,肩負著眾生的解脫大業,必須觀機授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曾經多次講過:一個導師在為弟子傳講佛法的時候,若講錯一句共同之法,如挖三界眾生眼睛之罪;若講錯一句不共同之法,如殺三界眾生之罪。其中錯與對以什麼作為標準?當然以歷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作為標準,而不是導師自己的想法。作為凡夫,我們的思想是非常混亂的,今天的說法和明天的說法可能大相徑庭。就像如今眾多“科學”研究的結果,今天可能說苦瓜對身體很好,明天可能說苦瓜會讓你比它的名字更苦,令人如墮雲中,不知該如何抉擇。這就是意識的局限性。但歷代傳承祖師的教言,是超越意識的甚深智慧,不會隨時空的轉移而發生改變。所以,當我們在內心有疑問的時候,要依歷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作為我們抉擇的依據。

昨天我們說到遷轉和圓滿的重要性。對一位彌留的人而言,修行圓滿的這一瞬間尤為重要

昨天我們說到遷轉和圓滿的重要性。對一位彌留的人而言,修行圓滿的這一瞬間尤為重要。
如果一個人在死亡之後短短的時間當中,身體就變得十分僵硬,這就充分地說明了,他在臨終的時候,內心可能還是有些緊張。就如同我們無論何時,只要心裡有一點緊張,身體就不由自主地發緊一般,這是很正常的反應。
再舉個例子。為什麼身體有病的人經常覺得晚上會睡不好覺呢?因為當身體有病的時候,他的心裡就無法放鬆,因此身體就會開始不由自主地發緊。而身體一旦開始緊張,也就無法再輕鬆地進入睡眠之中,因此病人的睡眠質量決定不會很好。
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當自己身體非常不好的時候,雖然心裡頭沒有刻意去想,現在自己的身體有多麼多麼不好,但是自己的身體還是會不由自主地進入一種緊張的狀態。因此晚上睡覺的時候,可能就會有點發緊。即便已經進入睡眠之中,但睡眠質量也不會很高。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似乎沒有感覺到睡覺起到了休息的作用,反而還會覺得好像自己整個晚上都在勞動一樣地疲勞。這都是由於心理緊張的緣故所致。而我們現前修法的目的,就是為了在臨終這一瞬間能達到了脫生死,自在圓滿。
記得以前我在亞青寺遇到過一位老和尚,當他病重的時候,我就對他說:“此時你應該要記住的是上師。”他說,當他病情開始嚴重的時候,他就已經觀想到上師親自降臨在他的身邊。從那時候開始,他的心中就不再有一點點的恐懼和痛苦,甚至覺得比平常還要喜悅。當一個即將要從人間消失的人口中說出這麼一句話,可以想像一下,他們有多麼自在。
所以我們要做到這一點,平常就應該多用功,多下一些功夫去修行,不要將解脫寄希望於臨終時能瞬間圓滿,平時如果不認真修法,此時是否能夠圓滿就很難所言了。

沾一點酒

頂禮上師!我平常不喝酒,但每逢節日與家人朋友見面的時候,難免要沾一點酒,請問這樣做會不會犯戒?
答:這要看你以前有沒有受過這方面的戒律。假如你往昔受過五戒,那麼一滴酒都不能沾。
別解脫戒當中把酒戒當作根本戒的原因是,當你酒喝到一定的時候,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此時什麼戒都可能會去犯,因此為了避免產生這些過失,把酒戒放在前面列為根本戒。
以前我曾想翻譯一本智悲光尊者的教言,這部教言從密宗的角度對世間人如何面對諸多不同的對境做了很細微的開示,但是後面提到酒戒的時候寫到,只要前面沒受過別解脫戒者,稍微喝一點酒,不要喝成神智不清是可以的。但是後來我想,如果我把這部教言翻譯出來,有些人可能就會覺得好像開許誰都可以喝酒一般,所以就沒有繼續翻譯下去。
因此每當別人問我的時候,我都會對他說,首先要看自己有沒有受持過這方面的戒律。如果受過這個戒律的話,那無論是家人朋友的勸酒,或者有多麼大的理由都完全不能允許。如果以前沒有受過這方面的戒,稍微沾一點也可以,但盡可能還是不要去沾,最好一滴都不要沾。
往昔蓮花生大師意之化身降魔金剛是一位大伏藏師,他曾經對酒立過誓並講解了與之相關的十二種地獄。從釀酒的人開始直到喝酒的人之間,只要與酒沾上邊的人,都要感受其中一層地獄的果報。例如即便你不是喝酒的人,但是由於你請他人喝酒的緣故,因此你在地獄當中也會感受一層地獄的果報。所以喝酒的過失太重了,盡可能一滴酒都不要去沾。
當然,如果你沒有受過這個戒,其他條件又都不允許,乃至不喝酒還會喪失更多善緣的話,絕對的禁止好像又不太善巧了。往昔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些以打魚為生的人沒有辦法圓滿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四眾弟子之一,就是因為他不殺生就無法生存,所以不殺生戒實在是沒有辦法受持,但是其外的惡事他並沒有去做。
所以,在我們以後的修行過程當中,如果沒有受過這方面的戒,就盡可能不要去沾染這些有毒食品的,到了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只能盡量少喝一點,但受過戒的話,就要做到滴酒不沾。

密法是很殊勝的教法,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位老太太通過一年多的修行就成辦了即生解脫的目標

我們說過密法可以即生成就,雖然一開會覺得修學過程有點複雜,但是只要依教奉行,對待任何細節都絕不馬虎,那麼成辦解脫是必然的。
前段時間我舉過一個即生成就的例子。往昔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來到亞青寺見她的女兒。這位老太太不僅脾氣不太好,也不認識字,但是後來她聽從女兒的建議,在繞完一定數量的瑪尼堆後開始修學上師瑜伽。因為她對文字上的理論不通達,對導師所教授的修法也只能盡力而為,所以一開始她的見解並不是很高,但是她的持戒非常清淨。
第一,不與金剛道友產生矛盾。雖然她以前脾氣不好,但是當知道金剛道友之間不能產生矛盾後,她做得非常好。第二、不誹謗謗金剛上師。在高原地方,導師是她的全部,自然也絕不會去誹謗上師。最後,導師為她所傳講的教言,她都盡力去依教奉行。所以在最初修學的一年當中,她的誓言守持得非常圓滿。
不僅戒律清淨,她對導師的信心也非常圓滿。原本高原地方的老年人是不會覺得自己有多麼好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已經沒有我執,而是他們已經認清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因此對導師的信心也很具足。
她在亞青寺修學了一段時間後就告別了他的女兒回到了老家,沒多久就去世了,去世很多天以後雖然身體冰冷,但是她的心口一直是熱的。周圍的人非常奇怪,就給亞青寺打電話問要怎麼辦?這還能怎麼辦呢?當她從禪定中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第二本淨解脫,也就是說已經成佛了。
往昔我們詳細講解過這個公案,此處就不再贅述。我們再次提到這個公案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細緻思維一下:一個不識字並且一開始性格脾氣也不太好的老太太,為什麼僅僅修學一兩年的時間就能成辦解脫,而很多信眾修行這麼多年,距離解脫卻仍舊很遙遠呢?我想其中有幾點恐怕是很多人現前所欠缺的,即持戒與信心。
我想很多人對法的理解可能遠遠超過這位老太太。因為我們不僅可以藉助上師的親自講解去通達理論,平常還可以通過閱讀,從文字上去理解什麼是佛教。所以我們懂得的理論比這位老太太可能要多得多。從禪定方面而言,我相信很多人的禪定見解一開始也絕不亞於這位老太太。但要記住,在沒有圓滿達到出世間禪定之前,依然屬於漂泊輪迴之見解,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所以,最關鍵的要點還是在於持戒和信心之上。
這位老太太持戒精嚴,並且不違背上師的教言,導師讓她如何行持她就如何行持,而且做得非常圓滿,而這兩點,卻是我們很多人都做得不圓滿之處。
要記住,密法是很殊勝的教法,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位老太太通過一年多的修行就成辦了即生解脫的目標,而我們很多人的條件看上去遠遠優於這位老太太,卻修學多年也做不到這一點,不妨反觀一下自己在持戒與信心之上做得如何?

導師給你佈置的功德太多的話,可能就會導致你在初次修法時就比較混亂

前段時間在漢地的時候,有信眾對我說,幾年前他對佛法還不是很明白,現在大致有點了解了,並且也在念誦觀音心咒與文殊心咒,但還是希望我能重新給他佈置一下功課。
我們以前也講解過,我等導師釋導迦牟尼佛為了拯救八萬四千種不同根機的眾生而傳講了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便,但在具體行持之上還要根據個人的因緣而定。如果是初次結緣,導師給你佈置的功德太多的話,可能就會導致你在初次修法時就比較混亂,也很難繼續修行下去,所以如果前面已經有導師給弟子佈置了一套完整的功課,那麼大家按照原定的功課執行即可。
例如你往昔念誦的是顯宗的功課,每天都會持誦《阿彌陀經》或《地藏經》以及各式各樣的佛號咒語等等,與密宗念誦《上師瑜伽》、本尊和護法相比,除了念誦的文字有所不同之外,實際上又有什麼差異呢?
因為真正的差異不在於口中念誦不同的儀軌而是在調伏內心之中。由於調伏內心過程當中運用的方便不同,就有了小乘、大乘和密乘的區別。同樣是對治煩惱的方便,小乘稱之為斷除,大乘稱作轉變而密乘叫運用。正是由於這個區別,而形成了三乘不同的教法。
因此大乘教法顯宗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小乘就更不用談了,而密宗可以一生成辦解脫,就是由於方便不同的原因所致,與口中念誦的是什麼內容並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在漢地傳講之時都會告誡很多信眾,以前念誦什麼樣的功課繼續念誦即可,不需要特別增加我的功課。

請問應該怎樣如理如法地修學本尊?

問:頂禮上師!請問應該怎樣如理如法地修學本尊?
答:修學本尊從本意當中稱之為生起次第,根據見地的不同,此處可以總分為三種:生起次第之生起次第,生起次第之圓滿次第和生起次第之大圓滿。如今很多信眾平時是依大圓滿的教誡而修學,即見地為大圓滿者,也可以在我們所講解的禪定見解當中去修學本尊。
如《上師瑜伽導修》中所講解般,上師可以分為所詮形象之上師與能詮勝義之上師。本尊也同樣可以分為所詮形象之本尊與能詮勝義之本尊。
所權形象之本尊的修學就如同修學上師瑜伽導修一般,前面的入座前行,念誦儀軌與調順煩惱等一系列方便,都可以按照上師瑜伽導修的要求去行持。當然本尊的修學需要具備四種定,前面三種主要講解如何念誦咒語和觀想,念誦過程當中要如何做到上供下施等,這一系列觀想都要做到圓滿。
但是能做到什麼程度就要根據當時的禪定見解來定奪。若要是有一定的禪定見解者,此時的見解就叫做能權勝義之本尊,這個見解就很高了。

如今很多求法者可能就是與法結一個善緣,缺少一些系統的了解

 每次我去漢地聽取弟子匯報禪修見解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會提到一點:禪修時昏沉不太明顯,但是妄念非常多。
我們往昔也講解過,站在密法的立場之中,妄念是成辦解脫唯一不可缺少的條件。若沒有妄念,恐怕我們今生也無法成辦解脫。例如色界和無色界天的禪定,可以在沒有妄念的狀態中安住很長時間,但最終還是墮入到三惡趣之中而無法成辦解脫。因此 我們的禪修從某種角度來說,就看自己如何運用妄念。
若不會運用妄念,妄念就是我們在三界六趣當中遭受痛苦之因,但妄念運用得很好的話,它也是我們成辦解脫不可缺少之方便。因為想要成辦解脫,妄念不可或缺,所以,我平常也告誡很多修行者,盡可能多去看一些這方面教言。這樣講解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多去了解這一系列的道理。
如今很多求法者可能就是與法結一個善緣,缺少一些系統的了解。我想對大多數人而言,了解得最系統的可能就是五加行了。例如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如何按照《普賢上師言教》或者某一種前行引導文去修行,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從共同角度當中能得到最系統的傳承了。
除此之外,對於從因地直到果位之間如何成辦解脫的系統傳承基本都不了解,很多時候著重念誦一些功課,修學本尊或者聚集在一起做一些上供等等。當然這些修法都是有功德的,但是對於想要即生成辦解脫的人而言,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對修學缺乏一些系統的了解,對法的理解不夠充足,實際當中的修法可能往往只是在走一個過程而已。
    每次我到漢地的時候,都盡可能把自己所了解的理趣賜予給他人,至於聽者能消化多少就只能算多少,但有時候僅憑這些對於解脫可能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為我們平常講法的時間短,而大多數人的接受能力畢竟也有限制,所以我也只能再佈置一點功課。但要記住,想要獲得解脫,需要我們系統地去了解修法的理趣,並且依教奉行,這一點非常重要。

有很多信眾問,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如何修學?

有很多信眾問,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如何修學?在晚上睡覺之時,我們首先要發菩提心,即為了度化三界六區一切有情眾生修持夢光明而發心。
對平常修《上師瑜伽導修》的弟子而言,此時就把上師的皈依境觀想在自己的心間。觀想時既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因為若是過於太緊的話,很容易導致失眠;過於松緩的話,又和我們平常的睡覺沒有絲毫之區別,也就是說,一旦進入夢中,內心可能還是被夢牽著行走而很難認識到夢也很難轉變夢,自然也難以達到夢光明之境界。因此過緊或過松都無法達到目標,而是應該在不緊不鬆的狀態當中進行修學。
但這個所謂不緊不鬆的狀態可不是一次兩次就能修學圓滿的,因為修法需要一個熟練的過程。對次第根機者而言,第一天可能不行,第二天、第三天就繼續調整,等到了一定的時候,你就能體會到自己應該在什麼樣的一個狀態當中睡覺,並且在接下來的日子逐漸令這種感受成為習慣:即不但可以把皈依境觀想在心間,而且又可以進入睡眠之中。這樣一來,一旦自己進入睡眠之中,至少可以在夢中認識到夢,或者轉變夢境,乃至獲得夢光明之境界。
對於平常禪修不是以《上師瑜伽導修》為主但是也聽聞過密法的弟子而言,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觀修。但無論觀修的是上師瑜伽皈依境還是其他,只是所緣的境有不同,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的。
因此要記住,無論你是以哪一種方式觀想,一旦開始觀修就不要換來換去。因為修什麼法都有一個習慣的過程,如果前面觀修《上師瑜伽導修》皈依境覺得非常清楚,但後面又認為其他觀想也挺不錯,因此又把《上師瑜伽導修》的觀修擱置一旁,而去觀修其他的話,不是又要從零開始行持了嗎?所以我們無論做哪一種觀修都需要一個習慣的過程,不要隨意做改變,因為這些修法從意義上講沒有絲毫之區別,只是方便上有所不同而已。

他們按照牧區的方言念誦也成就了。那麼請問到底哪一個發音才是最標準的念誦發音呢?

問:頂禮仁波切!請問持咒的時候,念誦咒語發音的正確與否與持咒效果是否有關呢?
答:在藏傳佛教當中有這麼一句開示:“念誦咒語的時候,發音準確與不准確有一百倍的區別。”也就是說,念誦一百遍不准確發音的心咒與念誦一遍準確發音的心咒,兩者的功德是相同的。
“若要是具有禪定者,念誦一遍的功德,相當於什麼都不會的人念誦一萬遍的功​​德。”我們暫且先不論念誦時是否具有禪定之見解,單就持咒發音是否準確,功德就有一百倍差異而言,我們在念誦之時還是應盡可能將發音念得準確一些。
因為我們依止導師的目的不僅僅要知道如何調伏自已的煩惱,即便是一些平常的念誦,我們對於念誦方法等一系列理論也應該有所了解。如果拿到一本書以後,自己想怎麼念就怎麼念,可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發音也沒有一個絕對準確的標準。例如在高原可以大致分為農區和牧區兩個地方。農區和牧區的方言會有所不同,念誦咒語的時候也難免會產生一點點的地方口音。在漢地也同樣一個道理,即便是同樣一個字,由於地域方言不同的緣故,在念誦之上也有一些差距。
因此平常在講解的時候,我也不能給你們一個絕對正確的標準,告訴你們“應該就是這樣的”。因為高原地方的農區有很多成就者,平常都是念誦觀世音菩薩心咒,即便他們按照農區的方言念誦,最終也獲得了成就。同樣,在牧區也有很多高僧大德,他們按照牧區的方言念誦也成就了。那麼請問到底哪一個發音才是最標準的念誦發音呢?
因此一方面,念誦的功德主要還是憑藉信心和見解,但從另一方面而言,能夠努力念誦標準是最好的。無論是漢地是藏地,牧區還是農區的成就者,他們在念誦過程當中除了顯現上有一些方言之外,總體可能是一樣的。我只能這麼說,作為初行者,應該盡量去唸誦得標準一些。

修學密宗首先要知道密宗的殊勝之處

修學密宗首先要知道密宗的殊勝之處


昨天我們說過,現前很多修行者將每天修學上師瑜伽僅僅作為一種功課來對待,如是行持的話,見解是很難迅速增上的。那麼反問一下自己,我們平常的修法是否具有這方面的缺點。若具有的話,現前就應該要有所改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前我們不僅已經認識到,密法是一切乘法之頂點,諸法之精要;從時間上而言,最長一生即可成辦解脫,而且也已認識到了輪迴的過患,因此即生成辦解脫,就是我們最大的追求和願望,也是我們修學密法的目的。而想要早日圓滿即生成辦解脫的目標,我們的修法就必須要體現出密宗的殊勝性。因此光把密宗當作一門功課來對待,當作一個任務來完成的話,與顯宗就無差異可言了。

當然,我們在講解密宗殊勝的時候,並不是在貶低顯宗。要記住,顯宗教法有不可思議之殊勝,我們絕不能去誹謗。但是我們現前修學的是密宗,那就要清楚顯宗和密宗的相比,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何處,否則我們的修法如何也體現不出密宗的殊勝性。

有些其他堪布開玩笑說:普扎活佛平常講法的時候,都要講解一些顯密之差異。我說:是啊,這也是當前必做的一件事啊。因為如今漢傳佛教傳承中,無論是教法和證法都是具有的。例如現前有很多出家人和居士以前都曾學習過天台宗,漢地也有很多寺院在講解天台宗。天台宗在做講解的時候,不也是按照自宗的教法而作傳講並且指導修行的嗎?同樣,若要是我們不講解一下自宗與他宗之間的區別,我們又如何能在修法上體現出自宗的殊勝性呢?因此我們現前修學密法,首先就要知道密宗的殊勝性在於何處。

我們雖然將密宗稱之為果法密咒,而下乘派稱之為因法相乘,但要記住的是,了知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是要排斥其他教法,認為其他教法沒有用。不,當然不是的。任何一法都非常殊勝,但想即生成辦解脫乃至現前已經具備諸多條件,我們也已開始修學密法,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在修法上體現出密宗的殊勝。

若要是不懂得這些理趣的話,修法就會產生這樣一個過失:把上師瑜伽導修,成熟口訣法乃至修學密宗當作一門功課來完成,只要一天走完這個過程,就認為一天的任務完成了。

現前有一些弟子,內心認為自己是修密宗的,因此聽到上師相應法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親切,但是當一聽到如何修學上師相應法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糟糕。這就是因為他沒有真正理解密宗的殊勝性,而只是把修法當作一種功課來理解的緣故。

因此我們以後可不能這樣,我們每天都在修學上師瑜伽導修,那麼首先就要知道修行之理趣,否則就非常容易產生這個過失。這是我們修行一段時間以後,見解無法迅速增上的第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