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以方便為次要,智慧為主要者,則已墮入聲聞之滅諦矣!

 弟子問:頂禮上師!如何從有相定進入無相定?

  大恩普扎上師答:
  要記住,觀察修和安住修本身非常重要,絕不能把觀察修擱置一旁,單純依靠安住修進入無相定。
  我等歷代傳承祖師曰:“以方便為次要,智慧為主要者,則已墮入聲聞之滅諦矣!”這裡方便指觀察修,智慧指安住修。所以歷代傳承祖師告誡我們,不要無論能不能安住,都在做安住修,這種修法只是走個形式。正確的修法必須配同觀察修,也就是說,在安住修的過程中,既要有觀察修的輔助,還要有安住修本身的功能。這樣,安住修做到自然,你的見解就會越來越增上。


弟子問:上師,您講課講到見解不迷惑的時候,講了禪定的安住分和清淨分。安住分屬於寂止,把安住分轉化為清淨分需要依靠方便。請教上師,這個方便是什麼?
上師答:這個方便就是剖析調伏妄念、直視調伏妄念安住調伏妄念。就是現有寂止的基礎上,配同這三種方便法來提高自己的見解,把前面的寂止轉化為勝觀,安住分轉化為清淨分。
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從現實角度來說,昏沉和掉舉時時都會侵犯我們的內心,這時憑禪定是對治不了的。換句話說,我們想止息一切妄念,在無分別狀態當中安住,但是當起現昏沉和掉舉時,就沒辦法再安住了,也就是說,侵犯寂止的最大障礙是昏沉和掉舉。這時候怎麼辦?就要樹立方便法,剖析、直視和安住轉變昏沉和掉舉,變成更好的一種止。隨著修行進展,還能單純寂止變成勝觀,也就是單純的安住分變成清淨分。
歷代傳承祖師曰:“ 以方便為次要,智慧為主要者,則已墮入聲聞之滅諦矣!”這充分告誡我們,對於次第修學者,不讓自己的禪定僅僅變成一種寂止,應該憑藉什麼呢?方便法。

中略

禪定是便智雙運之見解。便智雙運可以分為不了義之便智雙運和了義之便智雙運。當你的見解圓滿赤裸的時候,不需要講解前面的方便,因為一切都在智慧當中圓融。但在見解沒有赤裸之前,我們的便智雙運是不了義的,必須依靠方便去成辦智慧,所以,還是需要起心動念。
薩迦班智達曰:“以方便為次要,智慧為主要者,則已墮入聲聞之滅諦矣!”也就是說,在修學禪定的過程中,如果把方便擱置一旁,僅僅依靠禪定的力量成辦禪定的話,就已經變成小乘教法,墮入安住分。即便這個安住分的定力有多麼強,但想迅速成辦解脫,還是不現實的。因為安住分若能成辦解脫,色界和無色界天則成為最容易成辦解脫之因,但實際當中卻並非如此。所以,我們在修學禪定之時,必須學會契合方便,絕不能輕視方便。
講到這裡,有些人難免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上師天天都在講解方便的重要性,而不直接講解禪定該怎麼修學?見解是什麼等等?”
要知道,即便我們能將禪定的各種見解用語言描述出來,但你能做得到嗎?文字般若和實相般若之間的差距可是非常大的。文字般若來源於書面教義,而實相般若則源於自相續內證的功德,完全是兩種概念啊!就像一個乞丐知道富貴人家的財富有多麼巨大,但是要讓自己也變得如此富有,可不是想一下就會變成現實的,從貧窮到富裕,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但有些弟子不明白文字般若和實相般若之間的差距,僅僅從文字上了解了一些道理,就認為自己已經懂得這些道理,並且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其實,了知與證悟,天地懸隔。正如無垢光尊者曰:“口頭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勝果”,“自心與法若未融契,僅具道貌之形相,則無實義可談”,以及“胸中雖持十萬之多法函,臨終之時亦難獲真實利益”等,都是在講解這個道理。  

因此我們在修學禪定之時不要高攀見解,也不要僅僅停留在文字階段,而是要依照歷代傳承祖師的教言去依教奉行,實實在在地去修行,不要輕視行道之中的任何一個方便。如此行持,你的禪定也決定會越來越增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