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成就者的世界該是怎麼樣?【剛剛不是在打呼嚕嗎?怎麼現前比我們清醒的人問的問題還深呢?這就叫一心多用,也叫遍知】

問:成就者所看到的世間和我們所看到的世間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答:我們說成就者是遍知的,那麼你自己是如何理解遍知的呢?例如法王如意寶和喇嘛仁波切都是公認的成就者,面對同樣一個地方,他們是否能知道自己所居住的是什麼地方乃至是否能認得出眼前所看見的那些人呢?當然是知道到的,因為我們能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認得清眼前的景色,他們是遍知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我們平常的知道的是有限的,因為作為凡夫,我們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成就者的智慧是無限的,所以面對同樣一個對境的知道,他們所謂的知道是一種層次更高也更廣大的知道,是一種遍知。
往昔我們說過,第六識的規律是一心只能一用,但我們在初步開始修學禪定的時候,為了令自己散亂的心寂滅下來,有時反而可能會墮入一種無念的狀態,但這可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因為我們此時若只有無念,而不具有一種明了的狀態,不是真正的智慧。
例如我們用很鋒利的菜刀切菜,如果一開始就讓你一邊安住一邊切菜的話,可能你會把手指全給切斷了,這就告誡我們,現前我們的明分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智慧。所以,成就者與凡夫看待世界區別可以先從這幾個方面來理解。

摘錄另一篇開示補充



       弟子:上師,如何理解“遍知”呢?
      
       上師:這個我只能給你(比喻著講),在講解“遍知的功德”這一方面時,我們還需要講解它的禪定,現前我只能“從比喻上面”給你做一些解釋。
        
       通常,(在意識層面)我們的心(一心一用),我們在講解八識期間,八識分為無念和有念兩種。無念,第八識和前五根識稱為無念,這個心就叫無念,就說明一心不能一用,因為它什麼都不知道,如同我們在悶絕和酣睡狀態當中一般,(悶絕和酣睡狀態當中)能做什麼事呢?什麼都做不了。
        
       一心無用的時候叫無念。聽懂了吧?一心無用的時候(是無念狀態)!
        
       第六識和第七識就叫做有念,因為它可以產生各式各樣的一些念想,已經形成了二元對立,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有念。用通常的話來說,一心一用的時候,它就叫做意識,妄念。
        
       平常,我們思維的規律是一心一用,平常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一心一用,不開小差等等,開小差的時候(就做不好事情了)。心本身的規律,一個心同一時刻不能做兩件事,叫一心一用。當我們的修行逐漸進展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心多用。
        
       多用指的是什麼呢?我們的心,本來一次性不能做兩件事情,但你還是去做兩件事情,(那就)什麼都做不了,這叫“不自量力”。就是本來這個心只能做一件事情,你要“把它分為兩個事情”來做就“做不了”。這個,這個沒有做好,那個,那個沒有做好。
        
       所以平常很多小孩子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老師就告誡(他不要開小差),在家的時候父母也告誡他不要開小差。就是說,你不要一心二用,當前做的事情,自己要把它做好。
        
       心本身的規律,一個心同一時刻不能做兩件事,這叫一心一用。隨著我們的智慧增長,一心就可以多用,(心是)遍知的。是這樣的。
      
       我給你舉個例子,以前有一次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說,他的上師沙拉陽智仁波切到亞青寺那邊授灌頂,那天很多很多灌頂,灌頂現場(需要的)很多資具都需要上師親自去安排。那天上師安排了很多很多事,但有一件事情必須親自問沙拉陽智,(才知道)該怎麼做。
      
       當時(上師)到沙拉陽智身邊的時候,沙拉陽智正在跟一個老頭子聊天。上師在(沙拉陽智)身邊問了幾次,沙拉陽智都沒有回答。後面又問了一次,沙拉陽智很不高興,“我在給老頭子說話,我的心不能一次性兩用,我(不能)再跟你說話,你沒看見嗎?”
        
       上師就嚇的不敢說話,他就在旁邊想,佛菩薩的意識已經轉變成了智慧,不是說智慧是多用甚至智慧是遍知的嗎?為什麼不能二用呢?他心裡就產生了這麼一個疑問,這時候沙拉陽智就知道啦!沙拉陽智就叫他:“過來過來,我剛才只不過是跟你開個玩笑,實際上,當然可以。我在做這件事情的同時,也可以做那件事情。”
        
       那個時候沙拉陽智在上面講課,期間有很多老和尚都在旁邊聽課,有個老和尚就在那邊打瞌睡,哇,打的呼嚕聲(很大),但是誰也不敢去捅他,因為他就坐在沙拉陽智仁波切的前面。喇嘛仁波切說不敢去動他,怕沙拉陽智仁波切不高興,但不動他,他打呼嚕打得太厲害了,太響了。
        
       當時,沙拉陽智講著講著,老和尚突然起來(問):“你剛剛所說的這個,和唯識宗裡面某一句話,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否是這樣?”(大家)全都呆住啦!(眾笑)。剛剛不是在打呼嚕嗎?怎麼現前比我們清醒的人問的問題還深呢?這就叫一心多用,也叫遍知。(此種境界參考見夢光明的開示https://ppt.cc/fFrEbx)
        
       但我們可不能“強行”讓一心一用變成兩用,那樣就什麼都“辦不了”了!
      
       我再給你講一個現實的例子,以前我在上師(阿秋法王)身邊的時候,平常上師對我的夢境等等,有時候也會讚歎。當你完全“在夢裡達到自在”的時候,(可以)同一時間在五方佛面前,聽聞五種不同的教言。
      
       在同一時間裡可以見到五方佛,可以聽聞五個不同的教言,可以理解五個不同的道理----我們可能都覺得:不可能!這怎麼可能呢!?除非長了五個耳朵,(現實中)長五個耳朵又不行。
        
       五方佛在五個不同的地處,五個不同的導師就好像五個人,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處)聽五個不同的人(講法),一個人能做得到嗎?
        
       要記住,這不是意識行為,這是智慧行為。(J071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