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下乘派稱之為依修而見,上乘派稱之為依見而修

【總之,顯密之差別在於:於善、不善、無記之念中,雖無記之業果轉為善用方便,顯教中已有宣說,然將不善之業果轉為善用之方便,乃密乘之殊勝法。】

行事非善、非惡,完全沒有目標,既不追求輪迴,也不追求涅槃,就是無記之念,如同空谷犬吠、虛空放箭。

在我們修行期間,也會出現這樣的境界,沒有善念,也沒有惡念,別人怎麼做,我也跟著做。這些思想就叫無記之念。將這些轉變為善用的方便,如要善念發心、提起正念觀想等,在顯宗講得很細緻。但是將不善之業果轉為善用之方便,是密乘的殊勝法。

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煩惱轉為道用,唯獨是密宗的殊勝方便道。從某種角度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在大乘教法中,難道真的沒有這樣轉為道用的法嗎?當然有。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往昔化現為船主的時候,為了保護五百羅漢、避免短矛黑人造作無間地獄之業而殺了短矛黑人,他的行為雖然是一種惡業,但由於內心清淨的緣故,完全沒有沾染一點點私心,因此積累了四十劫的福報。由於心善的緣故,即便表面行為是惡業,也可以趨向於正法。但對一個凡夫而言,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幾乎不可能,所以樹立的公案也非常非常少,但並非顯宗沒有這樣轉為道用的法。

【其關鍵在於證得諸法大清淨平等之見】

站在密宗的角度,將不善業果轉為善用的方便,關鍵在於證得諸法大清淨平等之見解。

首先要知道,談到密宗,應該站在真實教授之上。由於執受本體的緣故,貪嗔癡煩惱即便多麼粗大,均成為本體之莊嚴。如《三句精要》曰:“若能執受本體,妄念越粗大,更形成解脫自性之功能。”即便當時是不善之念,在真正見解中,由於執受本體的緣故,體用一如,此時煩惱無論如何顯現,都不是煩惱,不是耽著,而是智慧。因此此時不是轉變煩惱,而是直接運用煩惱。

密宗能夠直接運用煩惱的關鍵,在於證得大平等之見解。在《獅吼論》中有這麼一句話:“其意念猶如毛不換、色不變。”也就是說,在執受本體當中,一切顯現即便當時多麼遷變,它就是本體的妙用,不需要改變絲毫。臨時雖然以意識般呈現,但並不是一種耽著,所以永遠不會產生障礙。

講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想:“若真正證得大平等之見解,顯宗也能做到這一點。”是的,但站在修行的角度,下乘派稱之為依修而見,上乘派稱之為依見而修。所以顯宗證得大平等之見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密宗真實教授並不講解過程,直指見解當下悟證見解。上乘派能做到依見而修的主要原因在於根機。由於宿世的因緣,業力比較清淨,根機上等,所以能對密法生起信心,多方麵條件成熟的緣故,可以當下證得見解。這就是兩者的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