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初次打坐的時候感覺好一些,後來聞思多了,自己坐在上面總琢磨“這樣不對、那樣不對”,是不是剛開始更接近於心的本性?
答:初行者不要給自己的修行打分
我們最好不要先給自己的見解起個名稱。我天天開玩笑說:“起名稱是導師的事情。”能不能讓你們先別去幹導師的活?這樣一來,導師就得吃乾飯。所以,有時候不要過於太早給自己的見解起名稱。我們先不說它好、不說它壞,因為第一次修行期間,摻雜很多思維成分是很正常的。
我們前面所講解的,無論入定有相見還是入定無相見,都摻雜一定的思維成分很正常。所以,這時候這個好?這個好不好?若是真正重視修行,你們就先重視一下修行的方式方法。至於見解達到何等層次先等一下,這是導師幹的活,你們還是不要去搶上師的飯碗,否則,你們不要上了,你說這些導師們多可憐,導師們吃什麼?
但是有些人學了一些聞思以後,自己總琢磨“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原因是什麼?不知道善巧運用。換言之,不自量力,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我們在講法過程中一直講解一個次第道,什麼叫次第道呢?先修學一個符合自己條件的法,不要用理論掩蓋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否則,產生煩惱近在眼前,這是特定的事情。
通常修學過程中,我們是怎麼講解的呢?我們講解上師瑜伽導修期間,先從外相上師相應法開始入手,無論當時它的智慧還是方便、以及善巧運用,都講得非常清楚。
但有些人認為“我從理論上懂得一些道理,我可以拿著這樣的見解當做自己的見解”,你能做得到嗎?做不到的。前兩天我在北京遇到一位聞思多年的居士,他說:“我現前已經知道緣起性空和空性的道理。”
我問他:“什麼叫空性?你能不能講解一下你的感覺,空性是什麼樣的?有感覺的叫空性?還是沒感覺的叫空性?如果沒感覺的叫空性,誰知道是空呢?如果有感覺是空性,你已經感覺到並不空啊!什麼叫空性?”所以,空性不是這樣樹立的。
通常而言,我們所理解的“空性”可能是“它沒有一個實體,它是虛幻的,所以這就叫空性”,但現前你能感受到嗎?
我們先舉個例子,比如說這個牆,你用無分微塵的方式分析它的本體是空性,這只是你給它起個“空性”的名稱之外,它還是那面很堅硬的牆。你別去撞它,它決定會撞到你的頭,一點都不空。當然,空性對我們了解自己的方向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實修的過程中還是先從零開始做起,怎麼樣?這就叫量力而行。
我們通常把修行分為意識轉為道用和智慧轉為道用的目的就在於此上,根據個人的條件來樹立“什麼叫空性”。第一次我們感受可能不是很深刻,需要慢慢創造一個圓滿的空性感受,這些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你們不要用理論掩蓋自己的實修,否則,你的見解永遠是那樣。
當時我在漢地見到一位和尚,他說,現在只要是修禪宗的弟子,都非常崇拜惠能大師的見解,因為惠能大師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開悟的。所以,現前他們參禪時把“念佛是誰”擱置一旁,都在模仿“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他所了解的“應無所住”是什麼?什麼都不想,這時候再起個心。這多累啊!“到底想還是不想?好像不能想,又好像能想,”可能這上面是狡辯啊!“前面不想,但是再想的時候和前面不一樣”……當然一樣,還不是想嗎?若想在這裡面找到自己的一條出路而狡辯:“前面不想、後面再想,所以這就是正行。”這完全是騙自己,這種模仿對自己見解增長真起不了什麼作用。
我們要學習惠能大師的精神,更要學習惠能大師的根機,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先從力所能及做起,否則,真的得不償失啊!尤其在實踐的過程當中真的不得力,總覺的好像今天好、明天壞;今天好、明天壞。好像某個人看病人的臉色,今天病人笑一下,就覺得病人好了。就像我平常在家的時候,我見到居士們一笑,居士們就認為:“今天上師好了。”我要是嚴肅點,他們認為:“今天上師身體可能不好。”這不能以笑與不笑來判斷我的身體好與壞。如果修行永遠是今天好、明天不好,明天好、後天不好……什麼時候是個好?只能碰運氣。我們小時候做事情猶豫不決的時候,通常會用拋硬幣或者扔骰子的方式來代替自己做決定,希望能遇到巧合。臨終的時候,如果遇到修行好的時候,我就好了,我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萬一遇到修行不好的時候,我就要下去了。這樣也太把自己當試驗品了吧。
初行者修法不要帶著防備心
剛剛所說的這些過患都是由於不會善加運用的原因所致。你在第一次開始修行期間,形成一個什麼觀點呢?“我必須這樣。”先不要帶著很多防備心,好不好?我們剛開始入門期間,還是量力而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帶著一個很大的東西防備著自己,不能這樣做。
我們以前舉過一個例子,一位老人說:“若在一個碗裡放點水,再拿著一個木棍攪,只要你不去想'樹上蹲著一隻猴',攪個四十九天,金子就出來了。”本來誰會去想“樹上蹲著一隻猴”呢?即便蹲著的可能是一隻鳥。但是由於老人事先提示“不能想樹上蹲著一隻猴”,這句話變成專門防備的一個境,所以,攪水的人會時時提醒自己:“決定不能想'樹上蹲著一隻猴'。”越不想,就越會想。所以我們平常的修行也變成這樣。
有的人看到書本上說“妄念是漂泊輪迴的根源”,所以不能起心動念。越是告訴自己“不能起心動念,不能起心動念”,身體越來越處於緊張狀態,心也越來越緊張,“不能笑、不能笑……”到後面精神不正常了,開始胡說八道,無論見到誰,都說:“我沒有妄念,我沒有妄念……”這不是我們真正的修行方法。我們需要提起正念,正念還應量力而行,不要做力不能及的事情,這樣一來,可能得出來的結果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還有一點,可能有時候我講的時候講得很清楚,但是由於你在理解過程中可能有些偏差吧。
我們通常在講法期間,有時候從見解的角度當中也會做一些辨別:什麼叫做第八識?什麼叫前五根識?什麼叫第六識?什麼叫第七識?再講解世間禪定與真正見解之間的比較。很多人認為今天已經聽到很好的法,所以他們一開始打坐,一直都在做辨別:“這個像不像第八識?像不像前五根識……”一直都在琢磨這件事情。
要記住:開始進入佛門期間,你真的不會有很好的見解。即使有個第八識或前五根識,已經謝天謝地了,那時候你還是知足吧!你達不到真正的見解。這時候你再加以辨別,真正的見解又在何處呢?如果做不到,於是你會完全失去信心:“我做不了的,算啦!我還是再修個加行。我第二次修正行的時候,能否如同天上突然掉個餡餅般,我就開悟了。”不會的,不會那麼容易,任何事情都應有一個修煉的過程。所以,我平常如是講解的原因,在大眾面前沒辦法。
像有些修行挺不錯的弟子,已經具備辨別的力量。有些剛開始入門的弟子,真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無論是我還是很多導師們,平常說是來度化眾生,實際上就是走馬觀花。今天有一個弟子上飛機前在微信上發信息說:“我要見上師了。”這條微信下面很多人留言說:“你要快點見上師。”我也對他開玩笑說:“上師,你太可憐啦!如今為什麼那麼多人總愛拿你當藉口呢?你太可憐啦。”我們總想找一個藉口“我要這樣、那樣”,這就沒有多大的必要。以後在修學過程當中,你們時時銘記這一點,尤其剛開始入門期間,我們做不了辨別,當見解有所進展的時候,再做辨別吧。
心清淨過程當中,盡可能別攪亂自己的心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分別心少一點是好事,因為我們本具如來藏。我不斷做夢的時候,已經越來越遠離自性吧?還是別去做夢。《自現續部》中云:“當心清淨過程中,盡可能別去攪亂自己的心。”還是講解善巧運用。希望你們多看看幾遍《如意寶藏——上師瑜伽之圓滿引導》,多看看幾遍、多看看幾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