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何為睡眠禪修? 明就仁波切開示】



      
       這種睡眠禪修的徵兆,有兩種:
       第一個徵兆是:沒有夢,不會有任何的夢。如果你作了夢的話,那就表示沒有睡眠禪修了。
      
       第二個徵兆是:當你醒來時,你的心直接地保持在禪修中。換言之,如果當你醒來,你的心已經丟失了,那麼你也沒有在睡眠禪修;你醒來時好像是從禪修中醒過來一般,感覺到充分的休息,你的身體也感覺到非常的輕安,你看到的一切,都感覺到非常的新鮮、清晰。即便你只是睡了十分鐘,也會覺得有助於休息,這就是有所緣的睡眠禪修。
      
      
       睡眠禪修:
       很多人都要我教“睡眠禪修”,現在,我們終於要睡覺了。睡眠禪修有兩種:一
       個是有所緣的,一個是無所緣的。
       
       一、有所緣的睡眠禪修:
      
       有所緣的睡眠禪修是你用這個想要睡覺的感受,來作你睡眠禪修的對境。知道什麼是一種昏睡的感覺?你知道這種睡眠的感覺嗎?
       這種想要睡覺的感覺,有點好像是喝醉的感覺。我這一生還沒有喝醉過,所以其實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但是經典上說,是好像喝醉一般。當你感覺到那個感覺時,就看著那個感受。
       有些人會突然睡著,但在睡著前,你會有一些呆滯的感受。也許現在墊子很舒服,而且你也有點累了,你也可以運用這些感受。多數的人,在真的入睡前,會感覺到一股睡意,就看著那個感受,也許你就開始睡著了,持續地看著那個感受,再持續地看,這時候你可能又清醒了一點,但依然持續地看著,讓你的心不要跑到了101
       如果你能夠持續地和這種睡意同在的話,睡眠慢慢來了,這種睡眠的心就抓住了禪修的心,於是你整個睡眠,都成了禪修,直到你醒來為止。
       這種睡眠禪修的徵兆,有兩種:第一個徵兆是沒有夢,不會有任何的夢。如果你作了夢的話,那就表示沒有睡眠禪修了。第二個徵兆是,當你醒來時,你的心直接地保持在禪修中。換言之,如果當你醒來,你的心已經丟失了,那麼你也沒有在睡眠禪修;你醒來時好像是從禪修中醒過來一般,感覺到充分的休息,你的身體也感覺到非常的輕安,你看到的一切,都感覺到非常的新鮮、清晰。即便你只是睡了十分鐘,也會覺得有助於休息,這就是有所緣的睡眠禪修。
      
      
       二、無所緣的睡眠禪修
      
       無所緣的睡眠禪修,就是安住在無所緣的禪修中,然後就入睡了,這樣做的話,
       睡覺也能成為禪修。但沒有運用禪修的技巧,它就不會變成睡眠禪修。有些人問我說:“我這樣睡覺,是不是也是一種禪修呢?”但是當我們反問他們一些問題後,就會發現他們從來不曾學過任何一種禪修的方法。事實上,沒有任何訓練,就想讓睡眠直接轉化成一種禪修,是不可能的,雖然這樣好像很好,因為你就可以什麼都不用做就成佛了。現在我們要來試一下睡眠禪修,因為要睡覺,我們要關掉燈。
       但平常可不要為了想睡覺,就假裝在作睡眠禪修。禪修“心性”的人,這時也可以運用睡眠來觀修心性,這就會變成〝光明修持〞的一部份。
      
       睡眠禪修的練習
      
       1.關燈。
       2.現在,先作無所緣的禪修。
       3.眼睛往上看,放鬆的,只是稍微地往上看。
       4.不要把頭太往後仰,保持平常的姿勢。
       5.閉上眼睛,覺知到你的睡意。
       6.如果你沒有睡意的話,就去覺知到你的呆滯,
       7.持續地去覺知,直到你睡著了為止。
       8.·現在,你睡著了都沒有關係。
       9·張開眼睛,練習無所緣的禪修。
       10·好。
       當我們試著練習睡眠禪修的時候,慢慢地、慢慢地,我們的睡眠,就會進入到禪
       修中,現在我們沒有辦法知道,當我們隨眠時是不是在睡眠禪修?你只能在睡醒後,透過兩個徵兆來判斷,才能夠知道你有沒有在睡眠禪修中。
       如果你能夠一再地去練習這個方法,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當你在睡眠中,你就會知道你是在作睡眠禪修,你可以看到你的房間,你可以看到一切。不管是開燈或關燈,都沒有關係了,這就是止的睡眠禪修的結果。
       如果你有這種心性的睡眠禪修時,你的智慧就會變得更大。當你在睡覺時,你可能知道整個臺北,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在想什麼,你會知道每一件事情。但是,在這裡是沒有概念的,當你醒來時,你就忘了;你知道自己好像知道些什麼,但沒有辦法形容。當你一再地去練習之後,你就會知道過去、未來,跟現在。即便你醒來,也不會忘記。
       但不用想說:“誰知道呢?好像我現在睡覺也是這樣子耶!我好像也知道些什麼耶!”對我們現在來說,那還是很遙遠的事情,現在我們不必刻意去製造好像是這個樣子。
      
       “無所緣”的禪修,可以說是一種特別的方法,幫助我們如何來和我們的基礎意識同在。什麼是基礎意識呢?就是清明的、無念的,明而無念就是我們的基礎意識。這種意識任何時候都和我們在一起,是一切念頭情緒的基礎。舉例來說:你到山上時會看到有一些湖泊,從外面看起來,這個湖泊會有晃動的波浪,好像是在動的;但你到湖裡面時,湖水是很清澈的、清淨的,裡面是沒有波浪的。這些波浪只不過是表面上的,我們的心也是一樣的。心上的這個波浪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層次。這個波浪是什麼呢?就是——瘋猴子的心,很多的念頭、很多感受,跟隨著外在的色、聲、香、味、觸,製造各種的概念。這些概念又是什麼呢?就是“我喜歡”、“我不喜歡”、“我不知道”,這三種概念。
      
       這三種概念是一切煩惱情緒的三種根:“我喜歡”就是貪欲,“我不喜歡”就是瞋恨,“我不知道”就是愚癡;這就是輪回的根本。但這些只是表面上的,如果我們能夠從表面進入波浪裡,就是進入如波浪般的念頭中時,那裡面是清明的,那裡面是沒有波浪的,就好像珍珠一樣。你可以感覺到嗎?你相信你有這種基礎意識嗎?我們有時可以感覺到,但我們不知道如何與它同在。
      
       如果你去花蓮的國家公園,會覺得很新鮮、很開放、很放鬆,還有很平靜……。
       會有很多的感受是不是?你可以感受到這一些,但你卻無法清楚形容。如果你是來自很忙碌的地方,比如說臺北,有很多的建築,是很擁擠的地方,當你突然到了花蓮國家公園時,你就會有一些難以形容、無法形容的感受,對不對?那就是我們的基礎意識。
       如果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孩來到寺院裡,他可以看到寺院的一切:佛像、喇嘛、唐卡……但他不會想說:這個唐卡多少錢啊?這個佛像從哪裡來啊?價值多少錢啊?這位是好的喇嘛,那位是不好的喇嘛……。小孩沒有想很多,但是卻清清楚楚看得到一切,全部的東西他都聽得到、看得到,但是沒有執著、沒有概念,對不對?這就是我們的基礎意識。
       還有一種基礎意識是年輕的快樂。比如說,像八、九歲的小孩,他們會感受到喜悅和快樂,但他們無法形容,因為在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太多的概念。有時候,太多的例子,會讓我們建立起很大、很多的期待。期待那種難以形容的感受,像去花蓮國家公園一樣的感受,像兒童般的心,或者是像年輕的一種喜樂……。但事實上,這種孩子的心、年輕的喜樂、難以形容的感受,都是非常簡單的。你不會覺得那是孩子的心,你也不會感受它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它非常的簡單,很容易,所以你沒有感受到,也因此,你會有很大的
       期待。
      
       事實上,這種孩子的心,已經和你在一起;這種難以形容的感受,也已經和你在一起。因為跟你在一起太久了、太接近了,所以你感受不到。很多人想說“禪修”應該是會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會是一種能夠打開的感覺,或是要平靜的、要放鬆的、要專注的……,這些都是作意的禪修,不是有機、自然的禪修。要怎麼樣和這孩子的心同在,這就是我們稱的“無所緣的禪修”。讓你的心,自然放鬆!自然地端坐,不需要特別做什麼,但要注意身體的姿勢。
       先放鬆,不去禪修現在,我們要先練習的是——不去禪修。實際上,我們每一天都不一定有在禪修,那跟不去禪修有什麼不同呢?不同的是,我們在這裡必須要放鬆,放鬆而且不去禪修。
      
       怎麼去放鬆呢?舉例來說,你現在在工作非常忙,而且必須要在下午五點前完成,可是你的老闆卻一直打電話催你:“怎麼樣啊?”或你的部署也一直打電話給你。你有時間限制,但你又非常忙,做這個、做那個的,感覺壓力很大、很緊繃。到了下午四點四十五分的時候,工作也許快要完成了,但還有一些漏了沒有完成。四點四十九分的時候,你終於完成了!你在五點的時候跟大家說:“喔——我完成了!”你很高興與完成了工作,但是你覺得很累。完成工作之後,你回到家坐在電視機前面一張舒適的椅子上,心裡想:“咖啡在哪裡?珍珠奶茶呢?”你可能太累了,沒打開你的電視,但是你很高興,因為工作完成了——就是要像這樣子的去休息。
      
       只是放鬆的,不需要去禪修,不要去試著做任何事,只是讓你的心,保持它的自然。這不是什麼禪修,所以念頭也不是什麼問題了,念頭可以來,念頭也可以去。
       如果你作很嚴肅的禪修,就需要斷除念頭,但“不去禪修”不是什麼很嚴肅的禪修,甚至這根本不是禪修,所以念頭來也無所謂:“你好!歡迎你來!啊——歡迎你去啊!”就是這樣,只是放鬆著。
      
       當你作“不去禪修”時,你會發現無法休息安住超過三、四秒,一下又不見了!忘了!你已經跑到餐廳去了,吃著很多的食物,豆花、臭豆腐、面……很多東西。你會突然回過神來:“耶?等一下!我不是應該在道場嗎?我怎麼變成在餐廳裡了呢?”這樣就表示你忘了,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這也沒關係,再拉回來,放松安住著。
       現在來試一試。不需要擔心它的品質如何,不要去想:“我到底能否真正安住得很好?或不好呢?”只是保持它的自然跟原狀,不需要去擔心什麼清明、放鬆等等這些品質的問題,並且不要期待它會很長久,只有幾秒也行。
      
      
       不去禪修的練習
      
       1·開燈。
       2·張開眼睛,開始練習不去禪修。
       3·不用擔心有很多念頭,因為這不是在禪修。
       4·繼續練習。
       5·不用太用力地要去放鬆,只是放鬆。
       也不要擔心是否能安住很久,只是安住個幾秒,
       如果又忘了,這是沒關係的。
       6·繼續練習。
       7·好。
      
       如果你是之前沒學過禪修的初學者,經過這樣的練習,覺得如何呢?更平靜、更放鬆了嗎?你覺得這麼做時,心中的念頭很多,沒有辦法安住放鬆?或者說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做?還是不知道怎麼回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或覺得怎麼樣呢?
       這些都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你是初學者。其實,剛剛做的練習,就是禪修。為什麼呢?無修即是最好的禪修!你不需要做任何事。覺得有更多念頭的,那是好的徵兆;有些人覺得沒有什麼感覺,沒什麼特別的,這也很好。因為它本來就很簡單,所以你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就像孩子的心、難以形容的感覺,或者是年輕的一種喜悅,你不會感覺到它,但事實上,它在那裡,和你同在。
       你會感覺好像沒什麼特別的,只是在那裡而已。在那裡的感覺,是重要的。因為這表示——你沒有丟失掉!這也表示——你有覺知。沒有一種心裡“哇”的感覺,只是保持在那裡,感覺沒有什麼特別的。既沒有一種“哇”那樣特別的感覺,也沒有丟失掉。丟失的意思就是忘了自己在這兒,你跑到一〇一年去了:“咦?等一下,我是在這個中心啊!”像這樣子恍神,就表示:你丟失了。
       你沒有丟失掉,表示:你和這個簡單,是同在的。其實,在那裡也沒什麼特別的,即便你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就和那個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在一起,那也很好。這就表示:無念。沒有“哇”的特別感覺,也沒有丟失掉。
       還有一些人,覺得平靜跟放鬆,這也很好,因為這也是禪修——無修的禪修。很簡單的,只是這麼保持在本然和自然。你的心只是保持它的自然,這就叫“無所緣的禪修”、“止”的禪修。它還不是“觀”的禪修,也不是“心性”的修持。因為我們還沒有得到心性的指引,所以我們還沒有認識出心性,這只是一個屬於安住的止修。我們要試著去禪修這個“無禪修”,要去試著練習很多次。
      
      
       無所緣禪修的利益
      
      
       無所緣的禪修有兩種利益:一種是短暫的,一種是究竟的。
      
       短暫的利益
       短暫的利益是能夠讓我們的心更清明、清淨,還有更平靜、寧靜。瘋猴子的心,慢慢地就沒有工作了,因為它是一切問題的主要製造者。無所緣的禪修能夠找到內在的寧靜,內在的寧靜和快樂是與你同在的,你不需要依靠外在的現象。它是一種非常舒適的感受,是慢慢和你的內在一起增長的,於是你就能夠真的成為你自己,擁有自由。
       平時我們是沒有自由的,我們沒有選擇地跟著念頭和情緒,心是一個主控者,是我們的老闆,就有問題了,很大的問題!然後你的“公司”可能就要崩潰了。所以,你要換個老闆!怎麼去改變呢?就是去轉化。
       事實上,好的老闆是和你同在,只是你沒有認識他。因為我們無明,我們不知道有這個好老闆,清明以及無念的心是我們的好老闆,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也對我們的生活好、對工作好。
      
       究竟的利益
       無所緣的禪修第二種利益是究竟的利益。如果能夠安住在那樣的境界,它自然就能增長慈悲心、智慧,還有虔敬心,有助於這些證悟的特質,慢慢增長,幫助我們增長慈悲、虔誠,以及了知無常跟空性的智慧。所以,這是一種究竟的利益,你可以讓負面的情緒減少,慢慢地,它們就無法再顯現了。
       
      
       五、培養專注的覺性
      
       “無所緣”禪修是非常容易的,我們不需要去製造什麼,也不需要去禪修什麼,也不需要去買什麼,也不需要去觀想,它就是和我們同在的,就好像水。水的本質就是清淨跟清澈的,就像我們的基礎意識,本來就是清淨清澈的,而且是和我們同在的。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困難、問題、情緒呢?那是因為你在水中放了沙子,並且攪和它,於是水和沙就混在一起了。
       那現在要怎麼做呢?只是把它擺在那裡,不要動它,自然沙就會沉澱下去,水和沙就分開了!所以,無所緣禪修是非常容易的,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太容易了!太接近了!因為太容易跟太接近,它就變成是問題了。
       “有所緣”的禪修就是一個難一點的方法,不容易的。但對初學者來說,反而是容易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壞習慣,都是要去跟著那些外在的對境——“這個怎麼樣啊?”“要聽什麼啊?”“看起來怎麼樣啊?”“在說什麼呢?”
       “這是什麼味道啊?”“嘗起來怎麼樣呢?”“感覺起來如何呢?”……很多的東西。
       我們總有這些習慣,去跟著這些事情,現在說:“要放鬆了!”你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做。事實上是因為太容易了!我們總是想要跟隨著一些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們的壞習慣,我們喜歡去製造一些問題。沒有問題的話,這個瘋猴子的心反而感覺害怕了:“喔!我該怎麼辦?我要沒有工作了……。”瘋猴子的心,喜歡去製造問題,所以,現在你也要有一些技巧。瘋猴子的心,它在跟你玩一個遊戲,現在你也可以跟瘋猴子的心玩遊戲。怎麼做呢?就是用那些壞習慣的對境,來輔助我們禪修。
       壞習慣的對境就是色、聲、香、味、觸。我們無法停止它們,對不對?你不能去摧毀一切的色相、聲音;你也不能夠擋住你的眼睛,也許可以用強力膠黏起來、把眼睛縫起來,或者在耳朵裡放水泥……但是,這都是沒有用,你的瘋猴子心,反而會變得更瘋狂。你現在需要用個技巧、計謀,就是用你的各種問題來輔助,成為解決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