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要知道該以怎樣的身份去度化眾生,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普扎活佛開示



  
  【自續未熟而說法,於他無益自德失;】
  
  在自相續沒有成熟之前就為他人說法,不僅於他人無益,還會令自己的功德喪失。因此,必須先成熟自心,再為他人講經說法,才能自利利他,這也是在告誡我們,必須要實修。
  
  如今很多人認為,只要一位法師會講經說法,就是一位高僧大德。但要記住,作為佛教徒,口中會說兩句佛法的道理,並不稀奇,因為這是他的專業。而現前需要觀察的是,他的內心是否如他口中所說一般成熟。若內心已經成熟圓滿,口中所說的一切,都能利益自己和眾生,也是我們需要遵循的教言;倘若導師不具備這個條件,就需要慎重,因為這樣的教言恐怕對調伏自相續煩惱,不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往昔有一位居士說,他以前在某地打禪七,有一位在場的導師授記他通過禪七已經開悟見性了,因此他回來以後又喜又憂:喜的是有法師授記他已經開悟了;憂的是,那一天以後,再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境界,不知以後該怎麼辦?講解這個公案的目的就是告誡大家,在自己內心沒有成熟之前隨意說法,就會出現自誤誤他的現象。何謂了知階段,何謂覺受階段,證悟階段又該如何理解?了知階段過程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覺受期間會呈現怎樣的覺受,證悟又是什麼一種境界?這位導師本身沒有體會過,所以只能憑藉書本上面的文字做講解,最終誤導他人。
  
  據說往昔有一個醫生,他一輩子都沒治好過一個人。有人問他,為什麼作為醫生,他一個病人都治不好,這個醫生回答說,這不能怪他,因為他是按照醫學書上的講解去治病,但病人自己不按書上的講解生病。如果病人按照書上的方式生病,他自然能治好病人,但病人不按書上的講解來,他也沒辦法。
  
  同樣一個道理,現前很多人在講解如何調伏他人的心相續時總是說,書上如此講解,因此他也如此講解。但僅憑這樣的理解去講法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先成熟自己的心相續再去講經說法,才會利益自己和他人。
  
  這樣一來,可能很多剛開始入門的信眾覺得很疑惑,以後是否不能和金剛道友之間互相溝通?完全可以溝通。龍樹菩薩說過,塗上白灰的塔在冬季月亮的映照下,塔會顯得更潔白。也就是說,以現前自己所精通的智慧,在具有慈悲的前提之下與他人一起分享,還會增長自己的智慧。
  
  可能此處很多人又會疑惑,兩者之間該如何抉擇?是該講還是不該講?要記住,所謂“不能講”,是指在內心沒有成熟見解之前,自己以善知識的立場為他人傳講,很容易產生傲慢心。而傲慢是五毒之一,對自己沒有利益;由於自心已經被煩惱所束縛,對他人也沒有利益。因此,以五毒度化眾生,最終沒有好結果。但是在對一切信眾沒有吝嗇之心,以慈悲的前提共同分享見解,沒有我高你低的分別,就可以講解。
  
  比如我們平常放生時,這些物命的個體比我們小,能力比我們弱,但我們在放生過程中,不會以高高在上的立場去放生,而是內心充滿慈悲,以平等心去放生,這就是功德。如果你以高高在上的態度,拿著魚尾輕蔑地甩出去,認為自己是人,它們是動物,所以放生時愛怎麼扔就怎麼扔,甩到河裡是它的幸運,扔到石頭上就是它自己的遭遇,和自己沒有關係。這就不是真正的放生,也不會有功德。
  
  因此,在平常與他人相處的過程當中,要知道該以怎樣的身份去度化眾生,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上師介紹
    

亞青寺現任寺主阿松活佛:

『大家都認識普扎活佛,不需要我詳細介紹。普扎活佛長期依止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是喇嘛仁波切心子當中最殊勝的心子之一,世間和出世間一切與喇嘛仁波切無二無別。普扎活佛現今健在,並且精通漢語,大悲攝受漢族弟子,宣講甚深的教言和竅訣。』

噶陀仁珍千寶仁波切讚嘆普扎活佛:慈誠羅珠堪布、索達吉堪布、普紮上師,他們都是非常具德的、都是寧瑪派裡最優秀的大德,他們是被很多上師授記過他們的過去生,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他們過去生所呈現的願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