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中論講記2》二十六、觀十二因緣品


《中論講記2
二十六、觀十二因緣品
作者:索達吉堪布譯講

  本品觀察十二緣起。《俱舍論》講了小乘的十二緣起,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門論》裡廣講了大乘的十二緣起,宗喀巴大師的《現觀莊嚴論釋》也把十二緣起列為難題並作了解釋。總的來講,沒有學過宗派的人對緣起一無所知,而學過宗派的內道有實宗又往往認為十二緣起實有存在,龍猛菩薩為了打破這些執著而宣說了本品。
  
  丙二、(宣說緣起空性——觀十二因緣品)分二:一、以理證廣說;二、以教證總結。
  
  丁一、(以理證廣說)分三:一、廣說順行緣起;二、對此取捨之理;三、略說逆行緣起。
  
  戊一、(廣說順行緣起)分二:一、能引因果;二、能成因果。
  
  己一、(能引因果)分二:一、能引之因;二、所引之果。
  
  庚一、(能引之因):
  
  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隨行入六趣。
  
  眾生因無明愚癡覆蓋,為後世造作了三種行業,以起了這三種行業的緣故,就隨業入於六趣。
  
  在十二緣起中,以無明的因緣產生行,以行的因緣產生識,以識的因緣產生名色……這樣前前產生後後,後後以前前為因,就構成順行的十二緣起。《俱舍論》宣說了十二緣起以三世圓滿,並分出了兩重因果。首先講第一重因果——能引所引因果,本頌講能引之因——無明和行,下四頌講所引之果——識、名色、六入、觸、受。
  
  一切眾生在未獲得解脫之前一直都以十二緣起在輪回中流轉,就像《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所講的瓶子裡的蜜蜂、井中的水車一樣難以尋覓其開端。也就是說十二緣起是無始無終的,它並不像繩子一樣有頭有尾,雖然十二緣起的最初支是無明,但它又連接著老死。
  
  一切眾生都有無明愚癡,眾生本來的心性被無明愚癡遮覆,為了後世而生起三行。“三行”指的是善、不善、不動三種業(月稱論師說可以解釋為身口意三業)。善業就是十種善業,不善業就是十種不善業,不動業就是指四禪八定,這種業不像欲界的業遇緣就會轉到其他趣成熟果報,它的異熟果報的界、地都是決定的,而且此種業為禪定所攝,故名“不動”。眾生隨著這三種業就會投生六道[17]:以十善業可以投生到欲界人天等善趣;以十不善業則要轉生三惡趣;以不動業將會轉生到色界與無色界。
  
  有情受生有四種情況,《解深密經》雲:“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此處主要是從胎生的角度來講的。
  
  庚二、(所引之果):
  
  隨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
  
  依靠諸識故,而成於名色。
  
  隨著諸行業的因緣,識將受身六道;依靠諸識的緣故先形成了名色。
  
  這一頌講十二緣起的識和名色。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眾生造了種種的業,隨著這些業,識就要取受六道的身體。比如我造了轉生人道的業,轉生為人時,首先經過中陰身,之後入胎形成名色。《俱舍論》講,名色指從結生刹那起到顯露出六處之前的五蘊,其中名是指只有名稱無有阻礙的受想行識,色則指凝酪等。
  
  按照《顯句論》的觀點,前世的有情一死,後世的諸蘊就形成,且隨業力趨往之方向而受生,當意識剛剛進入母胎的時候就昏厥了,此時識蘊之果法——名色亦由此而生。
  
  在六道中輪回時,是“識”受六道身,這一點很重要。《阿難入胎經》說,如果識未入胎,那麼凝酪等後面諸支不會形成,只有心識入胎,凝酪等才能形成。關於最初的心從哪裡產生,世間的學者有很多說法,但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心和身體完全不同,它不是從身體中產生,而是由前心產生後心。按照因明的觀點,任何法都依靠它的直接因——同類因產生;同樣,心的本性是明清的[18],它的來源只能是同類明清的法,也就是說後面的心依靠前面的心而生起,所以心是無始無終的。而無情法是非明清的本性,非明清的法不可能產生明清的心。
  
  名言中最關鍵的問題是:心並不像唯物論者所說的那樣,是從暫時的四大聚合中產生的,而只能是依靠它同類的因——前一刹那的心而產生。沒有智慧的人可能覺得這個問題無所謂,而有智慧的人一定會重視這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只依世間的理論是無法解決的,只有依靠佛教因明的推理才能解決。
  
  有一本叫《佛教與科學》的書,它是法國的馬修·李卡德與一位著名的美國天體物理學家探討宇宙及人生奧秘的對話,這本書以佛教的觀點把心識的問題講得非常清楚。這位馬修·李卡德先生是分子生物學博士,後來在頂果欽哲仁波切面前出家,出家後一直在尼泊爾、印度、不丹、錫金等地求學。他還通達藏語,是觀音上師的法語翻譯。他的父親是一位哲學家,父子倆合著有《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一書,書中他以出家人的身份和哲學家的父親展開了對話。這本書也很有影響,據說已經譯成18種語言。
  
  在《佛教與科學》中,馬修·李卡德引用了觀音上師的一段話來證明前世後世存在。觀音上師對因明、物理學、生命學非常精通,他在說明這個問題時引用了佛教中最有說服力的推理:事物的因有兩種,一個是直接因,一個是間接因。直接因對事物本體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而間接因對事物的差別有影響,心的直接因就是前刹那的心,前刹那心的因又是再前刹那的心,這樣一直不斷地往前、往後推,就能得出心無始無終的結論,這樣就可成立前後世。
  
  心是從心產生的,並且無始以來一直存在,這可以比喻來說明。比如,青稞的種子才有直接產生青稞的能力,所以它是青稞的直接因(近取因),而地水火風空雖能影響青稞的生長,但只能是間接因(俱有緣)。既然青稞的根本因是種子,而種子的根本因又是前面的種子,所以可以無窮無盡地追溯下去。
  
  按照密宗的觀點,心就是指本具的光明本性,而無明是忽然產生的。明朗大師在他的《大幻化網注疏》中說:心相當於鐵,無明則相當於鐵上的鏽。鐵的本體不是鏽,心的本體也不是無明,與因緣具足的時候鐵會生銹一樣,因緣具足時無明就會忽然產生。
  
  佛教的觀點非常有說服力,否則這些分別念很重的世間學者怎麼會皈依佛教呢?他們在沒有真正瞭解佛教的教義時,也許會排斥佛教的觀點,但遇到善知識後,對佛教的理論聞思之後就心服口服了。大家要知道,佛教的理論的確很殊勝,這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只是因為有些佛教徒自己的智慧不夠,所以始終無法從疑網中擺脫出來。
  
  作為佛教徒,學習十二緣起非常有必要,否則,有些唯物論的習氣比較重的人,看到佛陀因地成為種種不同身份的眾生也許會產生疑惑。但這只是不了知佛法的道理而已,其實眾生宿世所造的業比大海還要多,在輪回中所經歷的生世也不可計數。所以,研究這些深奧的佛教問題非常有必要。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
  
  依靠六入故,而生於六觸。
  
  依靠名色而產生六入;依靠六入而產生六觸。
  
  “依靠名色故,因而生六入”,依靠名色,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漸漸出現。識入胎以後形成名色,名色漸漸增長,經過住胎五位或七位,眼耳等所有的根就形成了,這就叫六入或六處。這些道理在《俱舍論》、《七寶藏》、《上師心滴》裡都有宣說。
  
  “依靠六入故,而生於六觸”,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的和合就產生了觸。有部和經部對於觸的觀點不一樣。按有部的觀點,從出現眼鼻等六根一直到嬰兒出生之後兩年半的階段稱為觸,這個階段可以通過六根取外境,比如眼睛見到強光會馬上閉上。由於已經有了觸覺,故這個階段稱為觸。而經部並不是在五蘊的某個階段上安立觸,只在心所上安立,識依靠眼根見到了外面的東西就叫做觸,也就是說依靠六根、六境的和合產生了觸。
  
  十二緣起的道理相對而言比較難,但詳細分析後也不是特別困難。如果想具體瞭解,大家可以看《俱舍論》和《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那裡面有較詳細的介紹。這兩部法前幾年我也講過,希望大家有時間翻一下書,這樣對緣起會清楚的。《現觀莊嚴論》也講了十二緣起,大家可以參閱。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生觸;
  
  是故依名色,而生於識處。
  
  依眼根、色法、作意而產生了觸,是故依靠名色而產生了識處。
  
  前頌講依靠六入的因緣而有六觸,那麼六觸到底是怎樣生起的呢?
  
  這裡的“識”並不是十二緣起裡的識支,而是指眼識鼻識等六識。以眼為例,眼觸生起要以眼根為增上緣,色法為所緣緣,作意[19]為等無間緣,依靠這三種緣就生起了眼觸。《量理寶藏論》雲:“由對境根及作意,所產生者乃為識。”按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注釋,眼識依靠名色[20]而產生,因為作意屬於四名蘊,眼根與色法屬於色蘊。
  
  情塵以及識,三者之和合,
  
  彼者即生觸,由觸而生受。
  
  根、境以及識三者的和合就產生觸,由觸又產生受。
  
  “情”是指根,“塵”是外面的境,“識”是作意,由這三個因緣的和合產生了觸。以眼觸為例,眼根、色法、作意等因緣具足時便產生了眼觸。全知麥彭仁波切說:“其本體是由眼根、色法以及眼識三者和合,而判斷出外境的悅意、不悅以及中庸,就稱之為眼觸。”這裡只是單獨分析眼觸,其餘五種觸也是如此。
  
  “由觸而生受”,受是十二緣起的第七支,有了眼耳等觸,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受。眾生的相續中有著深厚的習氣,當依靠眼根、作意見到外面紅色的柱子或者白色的茶杯時就會生起觸,有了觸就會產生受:也許感覺很親切,產生了樂受;也許感覺很厭煩,生起了苦受;也許覺得無所謂,生起不苦不樂的舍受。這是經部宗的觀點。
  
  按照有部宗的觀點,所謂“受”是指從兩三歲直至能行持非梵行之間的階段。在此期間,接觸火的時候有苦的感受,吃到好東西的時候有樂的感受,因為有苦樂等感受,所以稱為受。
  
  己二、(能成因果)分二:一、能成之因;二、所成之果。
  
  庚一、(能成之因):
  
  以受生渴愛,因受生愛故。
  
  以三種受就會產生三種渴愛,因為以不同的感受就會產生相應的愛。
  
  愛是十二緣起的第八支。有了受就會生愛。比如見到茶杯時,如果相續中有快樂的感受,就會生起不願捨棄樂受的渴愛;如果有厭煩的苦受,就會生起離開痛苦的渴愛[21];如果是等舍的感受,就會生起令其不退失的渴愛。總之,有受才會生愛,因為愛要依靠受才能產生。如果沒有感受,就根本不會生愛。比如沒有見到外境就不會有樂受、苦受和舍受,而沒有樂受就不會有願意接受快樂的愛,沒有苦受也不會有不願意接受痛苦的愛,沒有舍受就不會有令其不退失的渴愛。這在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注釋中講得很清楚。這是按照經部的觀點解釋的。
  
  按照有部的觀點,從能做不淨行到能圓滿享受一切妙欲的貪心階段就叫愛。
  
  因愛有四取,因取故有有。
  
  依靠愛的因緣而有四取,依靠取的因緣又產生有。
  
  十二緣起的第九支是取,第十支是有。依靠愛的因緣而有取。按照有部宗的觀點,取有四種: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欲取。見取就是除了薩迦耶見和戒禁取見以外的三種見(邪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就是將顛倒的、不清淨的戒律當作清淨的戒律,如外道持牛戒、狗戒;我語取就是指三界的人我執;欲取就是除了以上三種取以外的貪執欲界五欲的煩惱。從欲取來看,當人們在對樂的感受產生貪欲以後,為了進一步獲得樂受而在生活中馳求,比如搞生意、做事謀利等,這就稱為取。而按照經部的觀點,只有一個取,不承認四取,所謂的“取”僅僅是指貪心。
  
  有了取就會產生有。“有”指“三有”,“三有”分果的三有和因的三有,這裡是從因的角度來講的。比如,依靠我語取,也許會造善業也許會造惡業,這些善惡業都是後世三有的因,因為這些業決定會出生後世的三有,所以就在因上安立果名叫“有”。
  
  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
  
  如果取受者不再取受,就獲得了解脫,不會再有三有。
  
  通過什麼方式才能解脫三有呢?依靠智慧斷除取這一輪回的根本就可以獲得解脫。怎樣才能斷取呢?以第九品抉擇本住的方式便可以遮破取者,取者不存在,自然就不會有取。沒有取就沒有業,沒有業也就不會有後有。
  
  從有生五蘊,從有而有生。
  
  從有產生了後世的五蘊,所以是依靠有的因緣而有生。
  
  “生”是第十一支。因為從有可以產生後世的五蘊,所以說依靠有就會有生。《俱舍論》講,十二緣起分為三部分,前世有無明與行二支,後世有生與老死兩支,中間從識到有之間有八支。依靠中間的“有”這一能成之因就可以出生後世的生和老死。
  
  有就是身口意三業,和五蘊對應,則身體和語言的業屬於色蘊,意識所造的業屬於其餘四名蘊。業為什麼叫有呢?《顯句論》說:因為後世叫三有,而三有的因就是三門之業,所以在因上取果的名字,把業叫做有。業本來不叫有,但它能成熟三有的果——後世的五蘊,所以也稱為有。在因上安立果的名稱的現象比較多,比如“中觀”,本來果中觀——一切萬法的離戲本性才是真正的中觀,但文字中觀(如《中觀根本慧論》)是證悟這一本性的因,所以在因上取果的名字也叫中觀。
  
  庚二、(所成之果):
  
  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
  
  憂愁及哀號,痛苦與不悅,
  
  以及諸迷亂。??????
  
  從生有老死,有老死的緣故有憂愁、哀號、痛苦、不悅以及種種迷亂。
  
  這一頌講最後一支——老死。五蘊的成熟叫做老,五蘊的最終毀滅叫做死。依靠生就會有老死,有老死,眾生就會因貪欲等煩惱而引發極度的憂愁;由憂愁又會發出種種哀號;還會因身體或五根遭受傷害而導致痛苦;內心也會因種種相違而導致不悅;這樣就出現了身心的種種迷亂。
  
  眾生在輪回中不斷流轉時,整個身心都苦不堪言。就拿世間的人而言,短暫的一兩天可能有點快樂,但輪回的本性畢竟是苦,所以永遠開心快樂的人根本沒有。在聞思修行的過程中,身體難免遭受痛苦,內心也會時常出現不悅意,即使沒有這些,衰老和死亡也在一天天逼近我們。昨天有個人說:“我眼睛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清,給我加持加持吧!”但怎麼樣加持也沒辦法,輪回的本性就是如此!人老了,眼根等器官功能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說世間的醫學家,連佛陀也無法改變這種遷變。人老了就是老了,要接受這個現實。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間了,要好好念阿彌陀佛。要前往來世就應該做好準備,何必再貪執這個身體呢?再說就是想保護也沒辦法,這就像護照到期了想不回國也不可能。
  
  修行不好的人和修行好的人不一樣。修行不好的人老的時候非常痛苦,而修行好的人越老臉上越會散發慈悲和智慧的光芒。其實只要修行比較好、對生死有一定的把握,即使人老了要死了,心裡也不會有什麼痛苦。
  
  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
  
  是故大苦陰,但以因緣生。
  
  這一切都是依靠生而有的,所以這個大苦聚僅僅從因緣而生。
  
  前面所講的各種痛苦和迷亂都是從生而有的,所以,這個“大苦陰”就是因緣所生法。《顯句論》說:陰就是蘊,指很多事物的聚合,大苦陰就是很多痛苦的聚合。在輪回中,身體也好、心也好始終都處在痛苦的狀態中。這些痛苦全部是從因緣所生,所以根本不成立真實的本體。但迷茫的眾生不知道這一點,始終執著外的對境和內的感覺,這樣就一直在輪回中升沉流轉。
  
  學了本品,知道輪回的本質以後,大家要發出離心。這非常重要!否則,一邊學中觀,一邊耽執世間,這說明根本沒有學好中觀,這樣也無法斬斷無明的根本,只能隨著十二緣起一直在輪回中流轉。大家好不容易得到一個人身,有了這麼好的人身就應該努力依靠佛法來斷除自相續中的無明煩惱,一方面要以出離心等修心法門來對治相續中的煩惱,一方面也要以空性來斷除我執。
  
  戊二、(對此取捨之理):
  
  生死根即行,諸智者不為,
  
  愚者即行者,智非見性故。
  
  生死的根本是行,智者不會造作這樣的業,愚者即是造業者,而智者因為見到法性的緣故不會再造諸行業。
  
  “生死根即行”,生死的根本就是三門的行業。因果是不虛的,只要造了業,就不會逃脫業網,一定會感受果報,只不過時間有遲有早而已。眾生流轉輪回的業有三種:福德業、非福德業和不動業,如經雲:“諸比丘,隨無明補特伽羅造作福德之業,造作非福德之業,造作不動之業。”
  
  “諸智者不為”,聖者已證悟了真如法性,不會再造轉生輪回的業。不要說墮落三惡趣的惡業,就是轉生天界的善業,智者也根本不會造。智者唯一造超越三界輪回的善業,比如修出離心、菩提心或空性。聖者菩薩雖然已超越三界但仍應化三界,這並不像凡夫眾生依靠業而流轉生死,而是為了度化眾生才乘願再來。
  
  “愚者即行者,智非見性故。”愚者即是造作行業的人,而智者已經見到了法性,知道以有漏善惡業不能超離輪回,所以不會再造作有漏的輪回之業。就像一個有智慧的人,他知道什麼是偽劣產品,所以不會買這樣的貨,而愚者往往分不出賢劣,總是買這種貨。
  
  智者和愚者的差別非常大,拿修行人來講,雖然穿同樣的袈裟,享用同樣的信財,也在同一個上師面前聽受同樣的法,但智者和愚者的發心完全不同。佛陀曾說:“難陀只是為了得到善趣果報而出家,你們是為了獲得涅槃安樂才出家的。”因此,道友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出家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超越世間還是為了逃避世間?”人不是犛牛,犛牛只要有吃的就可以了,除此以外它也不會想:為來世,為社會……而我們出家學佛必須要有正確的發心,要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為了眾生,這一點值得深思!
  
  這一頌講了智者和愚者對業取捨的道理,我們也應該有所體悟。總之,空性法門非常殊勝,要想從輪回中解脫,就要在出離心的基礎上聞思修持空性法門。
  
  戊三、(略說逆行緣起)分二:一、滅除輪回之法;二、滅除輪回之果。
  
  己一、(滅除輪回之法):
  
  以無明滅故,諸行則不生。
  
  若欲滅無明,以智修法性。
  
  因為無明息滅的緣故,種種行業不生。如果想滅除無明,就應該依靠智慧修習法性。
  
  眾生在輪回中流轉的主因就是相續中的無明——我執,息滅了無明,種種行業就不會產生,這樣識、名色等支也會滅掉。就像砍斷了樹根,就再不會有開花結果一樣。
  
  按照釋迦牟尼佛二轉法輪的教義,要滅除無明就要修習空性。要修習空性,首先要在上師面前聽受空性法門,聽受以後還要反復思維,生起定解之後才能修行。宗喀巴大師在《理證海》中說:要知道三界輪回的根本因就是俱生我執,認清這一點後,還要通過修行打破它。聞思修持空性法門是打破無明的唯一方法,就像光明是黑暗的唯一對治一樣,什麼時候自相續中生起空性的證悟,什麼時候無明也就銷聲匿跡了。如果對空性一無所知,相續中的我執一點也沒有打破,那對人對物的執著就會極其強烈。當然,光是聽一聽、講一講還不行,先要從理論上通達空性,通達後還要實地修持。
  
  己二、(滅除輪回之果):
  
  前前若能滅,後後則不生。
  
  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
  
  如果能夠滅除前前的支,後後的支則不會產生,這樣一來,苦蘊的聚合也就徹底滅掉了。
  
  無明滅除了,行也不會有;沒有行業,轉生後世的識乃至老死也都不會有。這樣一來,在輪回苦海中流轉的大苦蘊也就被徹底滅掉了。苦蘊滅了以後不會複生,就像燒焦的青稞種子不可能生芽,被鐵錘打爛的放映機不可能放出電影一樣。因為這是從根本上以空性滅除了無明,所以也就獲得了徹底的解脫。
  
  丁二、(以教證總結):
  
  《般若心經》雲:“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佛經雲:“無起者名為緣起,若彼無起雲何有滅?若能於無滅覺無滅者,名解緣起法。”
  
  《大智度論·釋無盡方便品》雲:“複次應生般若者,無明虛空不可盡故。若人但觀畢竟空多墮斷滅邊,若觀有多墮常邊,離是二邊故說十二因緣空。何以故?若法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有定性,若法無定性,即是畢竟空寂滅相,離二邊故假名為中道,是故說十二因緣,如虛空無法故不盡。癡亦從因緣和合生故無自相,無自相故畢竟空如虛空。複次因緣生故無實,如經中說因眼緣色生觸念,觸念從癡生,觸念不在眼中不在色中不在內不在外亦不在中間,亦不從十方三世來,是法定相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入如故,若得是無明定相,即是智慧,不名為癡,是故癡相智慧相無異,癡實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相即是癡,是故癡實相畢竟清淨,如虛空無生無滅。是故說得是觀,故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名般若波羅蜜。”“說十二因緣有三種:一者凡夫肉眼所見顛倒著我心,起諸煩惱業往來生死中;二者賢聖以法眼分別諸法,老病死心厭欲出世間,求老死因緣由生故,是生由諸煩惱業因緣,何以故?無煩惱人則不生,是故知煩惱為生因,煩惱因緣是無明,無明故應舍而取,應取而舍,何者應舍?老病諸苦因緣煩惱應舍,以少顛倒樂因緣故而取,持戒禪定智慧諸善根本,是涅槃樂因緣,是事應取而舍,是中無有知者見者作者,何以故?是法無定相,但從虛誑因緣相續生,行者知是虛誑不實則不生戲論,是但滅苦故入於涅槃,不究盡求諸苦相;三者諸菩薩摩訶薩大智人利根故,但求究盡十二因緣根本相,不以憂怖自沒,求時不得定相。”“老法畢竟空,但從虛誑假名有,所以者何?分別諸法相者說老,是心不相應行,是相不可得,頭白等是色相非老相,二事不可得故無老相。複次,世人名老相發白齒離面皺身曲羸瘦力薄諸根闇塞,如是等名老相,但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發白非唯老者,又年壯而白老年而黑者,羸瘦皺曲亦爾,有人老而諸根明利,少而闇塞者,又服還年藥雖老而壯,如是老無定相,無定相故諸法和合假名為老,又如假輪軸轅輻等為車,是假名非實。複次有人言說果報五眾故相名為老,是亦不然,所以者何?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不住,若不住則無故,無故則無老;一切有為法若有住則無無常,若無無常即是常,若常則無老。何況非常非無常,畢竟空中而有老?複次諸法畢竟空中生相不可得,何況有老?如是等種種因緣,求老法不可得,不可得故無相如虛空不可盡。如老乃至無明亦如是。”
  
                                 《中觀根本慧論·觀十二因緣品》傳講圓滿
  
  --------------------------------------------------------------------------------
  
  [17]很多經論講六道,有的經論講五趣,其實六道和五趣沒有差別。
  
  [18]按照《釋量論》的觀點,心的本體是明清的。
  
  [19]一般作意是指“我要想看”這樣的分別念,但按照有些論典的觀點,凡是心往外境動搖也叫做作意,不一定要有明顯“要看”的分別念。
  
  [20]此處並不是緣起十二支裡的名色。
  
  [21]這和世間人的說法不一樣,世間人把不願意見、想拋開的心態叫做嗔恨,但這裡我們把這種心態也稱為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