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中論講記2》 十九、觀時品


《中論講記2
十九、觀時品
作者:索達吉堪布譯講

  戊四、(抉擇時間為空性)分二:一、破時間自性成立;二、破彼之能立。
  
  《中論》學習到現在,法我、人我、有實法已抉擇為空性,現在要把時間也抉擇為空性。人們多認為時間存在,口頭上說:“昨天、今天……”心裡也想:“我的時間太緊張了……”這在人們心目中已形成了牢固的概念,所以佛陀也隨順世人的觀念說時間存在,如:三世、無量劫……但時間只不過是名言假立而已,在真實勝義中時間並不存在,如《般若經》雲:“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現在不可得。”“三時平等性故。”
  
  只是以教證說“時間不存在”,恐怕難以當下遣除世人對時間嚴重的耽執,故以中觀理證觀察時間非常有必要。在學習中觀的過程中,我們的實執很容易被打破,打破了實執也就打破了對現實生活根深蒂固的耽執,沒有耽執修行自然會非常成功。但大家要知道,雖然在聽受中觀法門的時候會有一些空性的感受,但這種感覺一會兒就會煙消雲散。這不是別的原因,就是因為無始以來我們總在串習實執,而不曾串習過空性的緣故。所以大家應長期聞思修空性法門。
  
  己一、(破時間自性成立——觀時品)分二:一、以理證廣說;二、以教證總結。
  
  庚一、(以理證廣說)分二:一、破三時自性成立;二、破自性成立之能立。
  
  辛一、(破三時自性成立)分三:一、破現在未來時;二、以此理類推其他時;三、以此理類推其他法。
  
  壬一、(破現在未來時)分三:一、破現在未來觀待過去;二、破現在未來不觀待過去;三、彼等攝義。
  
  癸一、(破現在未來觀待過去)分二:一、破過去時有現在未來;二、破過去時無有現在未來。
  
  子一、(破過去時有現在未來):
  
  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
  
  未來及現在,應在過去時。
  
  如果觀待過去時才有未來和現在,那麼未來及現在就應存在于過去時。
  
  人們認為現在和未來的時間肯定存在。比如我正在講經說法,這是現在;我明天要去什麼地方,這是未來。下面以觀不觀待過去來打破對現在和未來的執著。
  
  “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因”就是觀待。如果說要觀待過去才有未來和現在,那麼“未來及現在,應在過去時。”本頌前兩句是對方的承認,後兩句是發太過。在名言中,一個法要觀待其他法而成立,那它就一定要和所觀待的法同時存在,比如這邊和那邊、大和小、長和短……同樣,現在和未來要觀待過去就要在過去存在,如果在過去不存在就沒辦法觀待。
  
  但這有很大的過失。為什麼呢?如果現在在過去存在,那麼現在就跟過去成了同體,這就有現在成了過去以及過去還沒有過去等過失;如果未來在過去存在,那就有過去還沒有產生以及未來已經過去等過失。換句話說,過去就如昨天,現在就如今天,未來就如明天,如果今天和明天要觀待昨天才有,那麼今天和明天就要存在於昨天,否則便無法觀待,這顯然不合理。
  
  或許有人會想:父子也是互相觀待,但先有父後有子,既然如此,現在和過去不必同時也可以觀待。但這種觀待只是假立,故父子可不必同時;而真實的觀待必須兩個事物同時存在。在過去的時候未來和現在並不存在,那又怎能觀待?石女的兒子不能觀待柱子,虛空中的鮮花不能觀待人,同樣未來和現在不能觀待過去。
  
  子二、(破過去時無有現在未來):
  
  若過去時中,無未來現在。
  
  未來現在時,雲何因過去?
  
  如果在過去時中沒有未來及現在,那未來及現在怎麼觀待過去呢?
  
  對方為了避免上述過失,轉而說在過去中並無現在未來。那請問:在過去的時間中未來和現在不存在,它們怎麼觀待過去呢?無法觀待。能觀待的法不存在,所觀待的法即使存在也無濟於事,就像石女的兒子一點都不存在,雖然柱子存在,但石女的兒子能不能觀待柱子呢?當然不能。因此,在過去中沒有現在和未來的承許不合理。
  
  全知麥彭仁波切說過,時間只是人們的分別念假立而已,只有依靠某個事物才能安立三時。比如瓶子還未產生叫未來的瓶子,瓶子已經產生而相續未滅稱為現在的瓶子,瓶子產生以後滅盡了稱為過去的瓶子。所以,只有依靠瓶子等事物,才可以安立過去、現在、未來,而三時自己的本體絲毫也不成立。《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雲:“它們(指三時)之間的差別,是以現在的一個瓶子的毀滅、駐留以及能夠產生的角度而安立的,而時間自身的本體絲毫也不成立。”正因為時間是在瓶子的不同階段上安立的,所以人們執著的時間只不過是分別念或語言的虛構而已,除此之外真正的時間本體根本不可能存在。
  
  或許有人認為:過去和未來的確不存在,但現在應該存在。人們總認為一切法正在顯現的“現在”是存在的,比如我“現在”正在講經說法。但對所謂的“現在”觀察時,除了心的安立和口頭的表達以外根本沒有真實性。
  
  時間是這樣,一切諸法也是如此。當我們以中觀理證的分析從而對萬法皆空的道理生起了不可退轉的信心,這就說明有了中觀的見解。法王如意寶宣講過這樣的教言:通過中觀的觀察方法了達外境及心都絲毫不可得,這是大中觀;通過安住的方法認識心的本性,這是大手印;通過分辨心和覺性從而認識心的本來面目,這是大圓滿。這個教言很短,但內涵卻相當深刻。
  
  癸二、(破現在未來不觀待過去):
  
  不因過去時,是故無二時。
  
  不觀待過去時就不會有未來現在二時。
  
  有人認為:時間獨立存在,未來的時間在未來的位置上,現在的時間在現在的位置上,過去的時間在過去的位置上,未來和現在不需要觀待過去。
  
  這種觀點更不合理。因為,直接觀待過去的正在停留的階段稱為現在,間接觀待過去的還未出現的階段稱為未來。《顯句論》說:過去是現在的直接觀待因,因為它對現在的出現有直接的作用;過去和未來中間隔著現在,它對未來的出現有間接的作用,所以過去是未來的間接觀待因。這也是人們共同承許的道理。因此,三時並不像三根柱子那樣孤零零地存在,而是彼此互相觀待,如果互相不觀待則不可能獨立自主存在,因為離開了過去,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令現在未來成立。
  
  癸三、(彼等攝義):
  
  既無未來時,亦無現在時。
  
  既沒有未來的時間,也沒有現在的時間。
  
  未來和現在觀待過去不合理,不觀待過去也不合理,除此之外它們也無法成立;而瓶等事物現在存在以及未來能夠產生也只是“現在”“未來”的假立依靠處,並不能真實成立這兩個時間。所以,未來和現在不存在。
  
  這裡雖然只是遮破未來現在二時,並沒有直接破過去,但過去時也沒有自體。《中觀四百論》雲:“過去若過去,如何成過去?過去不過去,如何成過去?”
  
  既然三時都不存在,那認為時間有本體只不過是分別念的假立。如果誰能出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那我們也可以相信時間存在。但它畢竟無有本體,所以不可能有說服力的證據。就像石女的兒子,即使想方設法安立也無濟於事。所以實有的時間根本不存在。
  
  要真正打破對時間乃至萬法的實執必須要長期努力。僅僅聞思一兩年或幾個月很難樹立起真實的定解,所以初學者很難不受外境的影響。而在學院呆過十年八年的人出去還是不會受太大的染汙,畢竟佛法的串習比較深厚。就像一些老黨員,一生都在唯物主義的教育下成長,不管冬夏總是戴著“紅軍帽”,見解也很牢固,誰說也不改。
  
  前段時間有個居士打電話過來說:“我已經皈依一年多了,對學院有很大的信心,我每天上午看書,下午……”聽了以後我都非常慚愧,好像聞思修了好多年還不如他。但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個月,他一直沒來電話,我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後才知道,這幾個月以來他基本沒有看書,信心、精進都不怎麼樣了。而長期呆在學院的道友,雖然大的進步不敢說,但的確不容易退失。外面的人雖然偶爾有一些信心和精進,但由於環境的影響所以很難持久。就像《入菩薩行廣釋》所講的那樣:“凡夫的念頭刹那刹那變化不停,尤其是學佛修正法的意念,如同閃電,只有一刹那,非常的短暫、偶然。”全知無垢光尊者臨圓寂時說:凡是隨學我的人,一定要長期依止善知識,長期依止寂靜處。修行佛法確實要有這樣的品性。
  
  壬二、(以此理類推其他時):
  
  以如是義故,則知余二時。
  
  以上述的觀察方式類推,則可了知觀待其餘二時的時間也不成立。
  
  “余二時”指從其他兩個時間的角度進行的觀察:以現在作為所觀待的法來遮破過去未來,以未來作為所觀待的法來遮破過去現在。
  
  具體破法就是前一科判“破現在未來時”的方式。首先遮破未來過去二時。請問:未來過去觀不觀待現在時?如果承許觀待現在時,那麼未來過去應該在現在時中存在,這樣便有現在變成過去未來的過失;如果說未來過去在現在時不存在則不合理,這就像石女兒無法觀待柱子那樣,未來過去根本沒辦法觀待現在。如果承許不觀待現在時,那麼未來過去也就無法成立。所以,未來過去只是分別念以及口頭上的說法而已,實際並不成立。
  
  其次遮破過去現在二時。請問:過去現在觀不觀待未來?如果說觀待,過去現在就在未來中存在了,這樣便有很多過失;如果未來中不存在過去現在,也就無法觀待了。如果說不觀待,那麼過去現在就無法成立。
  
  本論對過去作為所觀待從而遮破未來現在的道理作了較廣的論述,以現在和未來分別作為所觀待也可以同樣推理。這樣,未來、現在、過去三時就全部被遮破了。對時間的遮破在《中觀四百論·破時品》中也有深入的分析,大家可以參考。
  
  另外,《量理寶藏論》從名言的角度承認現在刹那。比如以最尖銳的針迅速穿透一百張紙,穿破每一張紙的時間可以安立為一個刹那,而正在穿破這張紙的刹那就是現在,這個現在的刹那是無分的、是存在的。但這樣的現在刹那卻經不起勝義觀察。這個刹那其實就是穿破一張紙的時間,而這張紙的上下微塵絕不會是一體,上面有上面的微塵,下面有下面的微塵。既然如此,針尖接觸上面微塵的時間和接觸下面微塵的時間就不會相同,這就說明這個刹那還可以分,這樣一來,所謂的現在刹那也就不成立了。
  
  我們執著的東西很多,歸納起來就是有實法、無實法的執著或者人我、法我的執著。打破這些執著的理證完全是龍猛菩薩憑自力宣說的。我們並不強迫任何人去接受《中論》的這些推理,但任何哲學家、科學家卻不得不承認這些推理。因為只要是智者就應該勇於面對真理,如果面對事實卻拒不接受,甚至還要扭曲真理,那就不是智者的所為了。作為佛教徒,如果我們能完全通達中觀的密意,那麼在不信佛教或者雖信仰卻不明空性真理的人面前,我們就可以用顛撲不破的理證把他們如山般的邪見徹底摧毀。這也是我們聞思中觀的必要性。
  
  壬三、(以此理類推其他法):
  
  上中下一異,是等法皆無。
  
  上、中、下以及一、異等法都不存在。
  
  以抉擇三時不成立的觀察方式可以類推他法,比如上等、中等、下等,欲界、色界、無色界,上根、中根、下根,善、惡、無記,左、中、右,好、中、壞,聰明、中等、愚癡……這些互相觀待的法皆為空性。
  
  以上中下三根為例。上根和中根觀不觀待下根?如果說觀待下根,那麼下根就應具足上中根,這樣下根者就成了上中根;如果說雖然觀待,但下根並不具足上中根,那所謂的觀待也就成了虛言。如果說不觀待下根,那麼上中根就無法安立,因為下根是上中根安立的基礎。這樣便遮破了上根和中根。之後,又可以同樣遮破上根和下根、中根和下根。這樣一來,三根都無法成立了。
  
  不僅是三種根基,世間所有互相觀待的三法都可以用這種推理來觀察。因此,千千萬萬互相觀待的三法都只是眾生分別念的安立,其本質完全不存在。
  
  依上面的理證類推可以將一個以及多個之法都抉擇為空性。“異”字在藏文中不明顯,它應該是二三或更多的意思。
  
  辛二、(破自性成立之能立)分二:一、破能立之量;二、破能立之物。
  
  壬一、(破能立之量):
  
  不住時不得,而於可得時,
  
  駐留不可得,雲何說時量?
  
  不駐留的時間上不可得時量;只有在駐留的時間上才可得時量,但駐留不可得。既然如此,怎麼能說時量存在呢?
  
  這裡的能立之量,就是時間單位,也就是能量;而所量則是指時間。時間單位能衡量時間,就像尺寸可以衡量布匹一樣。對方認為:時間應該存在,因為時間的量:年、月、日、小時、分鐘、秒……存在的緣故。如果時間不存在,這些時間單位衡量什麼呢?
  
  對方的觀點好像有道理,但這也不過在世俗名言中暫時可以成立,在勝義中仍然無法成立。如果時間單位成立,當然時間也可以成立,但時間單位如何成立呢?是在安住的時間上還是在不安住的時間上成立?如果說在不安住的時間上有時間單位,這顯然不合理。不安住的時間,即生即滅,遷變不息,不會有刹那的駐留,這樣的時間如何衡量?又如何在它上面建立刹那乃至日、月、年等時間單位?就像一件衣服,如果它存在,那我們可以用尺寸來衡量它;如果它不存在,那衡量什麼呢?
  
  如果說在安住的時間上建立時間單位,這也不合理,因為以現量比量都得不到產生以後一直不滅的時間。比如,真正觀察所謂的今天,在遷流的小時、分鐘、秒以外並沒有一個駐留的“今天”。
  
  本頌的推理方式有點特殊,希望大家好好思維。
  
  壬二、(破能立之物):
  
  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
  
  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
  
  依靠事物才有時間,離開了事物哪有時間?事物尚且不存在,更何況時間呢?
  
  頌詞的前兩句是對方的觀點。對方認為:時間肯定存在。依靠事物才有時間,離開事物則不會有時間;既然瓶子等事物存在,那麼瓶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必定成立。
  
  中觀宗破曰:“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但事物尚且沒有,怎麼會有時間呢?從因上觀察,瓶子、柱子等法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從體上觀察,任何法不成立一體也不成立多體;從果上觀察,有果無果皆不生,所以事物的本體不存在。既然事物的本體一絲一毫也不可得,那麼依靠它的時間又從何而來?就像如果石女的兒子存在,也可以說他的相貌怎樣;但他並不存在,那怎樣描述他的相貌呢?所以時間無法成立。
  
  總之,所謂的時間只是一種虛幻無實的法,勝義中根本得不到。
  
  庚二、(以教證總結):
  
  《放光般若經》雲:“佛告須菩提:‘時非色法非無色法,非受想行識法,非無受想行識法;非生法,非無生法;非住法,非無住法;非異法,非無異法;非壞法,非無壞法;非受法,非住法,非出法,非無受無住無出法;乃至非老相,非病相,非死相,非青相,非啖相,非壞相,非散相,非無老無病無死無青無啖無壞無散相。須菩提,若非色非生非住非異非壞相者,是名般若波羅蜜。複次須菩提,若非色非非色,乃至非受想行識非非受想行識者,時即非時亦非非時,若時非時非非時不可言說者,是名般若波羅蜜。’”
  
  《妙臂請問經》雲:“菩薩摩訶薩了知三世所有諸行。已起故,說名過去世;未起故,說名未來世;起時故,說名現在世。此現在世陰界入等住者,了知不住,何以故?一刹那時不住故。此一刹那即有起時,住時差別,以刹那不住速滅故,定無有時。”
  
  《大象妙力經》雲:“若法有自性,則聲聞、緣覺、佛陀應能了知;且若恒常之法有,則智者不得涅槃,不滅戲論矣。”
  
                                     《中觀根本慧論·觀時品》傳講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